background image

术中的沟道层材料。简单说,其实

IGZO 只是沟道层材料,而并不是一种新的面板技术,和

IPS、SVA、OLED 并不是一个层级的概念,总得来说 IGZO 还在 TFT-LCD 的范畴之内。这种
液晶能够发光是在有

ITO 的玻璃上镀表面配向剂,以使液晶顺着一个特定且平行于玻璃表

面之方向排列。利用电场可使液晶旋转的原理,在两电极上加上电压则会使得液晶偏振后方
向转向与电场方向平行。因为液态晶的折射率随液晶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其结果是光经过液
晶以后其偏振性会发生变化,可利用电的开关达到控制光的明暗,这样会形成透光时为白、
不透光时为黑,字符就可以显示在屏幕上了。

  从成像机理比较,

AMOLED 和采用 IGZO 的 TFT-LCD 两种面板采用了不同的光源,

OLED 为自发光,而采用 IGZO 的 TFT-LCD 则采用了背光源,两者成像机理完全不同。

  成像机理的差异导致两种面板完全不是同一类产品,但由于两种面板都有可能成为未
来一大部分产品采用的主要技术,所以我们就不得不比较一下他们之间的优势和劣势。

  首先从在功耗方面,基于前面提到的

IGZO 面板具有的性能优势加上一些实际测试数

据能够看到采用

IGZO 技术的 LCD 耗电量大幅降低,已经能够和 AMOLED 不相上下。其二

就是更轻薄的问题,使用

IGZO 材料采用栅源极布线的细线化技术,TFT 元件就可以做的

更小了,

LCD 也有机会做到更薄。然而遗憾的是 OLED 呈现的色域广的特点并不在 IGZO

技术提升的范围之内。

  从

IGZO 和 AMOLED 两种面板的制造性和成本上看,现在全球最主要的显示器生产线

还是

LCD 工厂,IGZO 只是制作工艺上的改变,投入新机的成本较少。但 AMOLED 等蒸镀

设备需要另外购入生产线。且未来能否对应

7 代线以上大型玻璃基板还是未知数,这么一来,

整体的生产成本还是

IGZO 较有优势。

  另外,

IGZO 面板的 TFT 元件和线路都在缩小,在相同面积下,原本只能装入一颗

subpixel 的区域,现在可以装入四个,而被遮光的面积却没有跟着变大,实现了

“同等透过

2 倍高精细化

”,即可在很小的单位面积上实现很高的物理分辨率,而不需要增加背光的

强度,这对于即将进入的

4K 时代更具意义,IGZO 面板能够达到 500ppi,而 AMOLED 现

阶段无法做到

300ppi,因此 IGZO 技术几乎弥补了 LCD 相比 OLED 的几个缺陷。

  可以说两种液晶面板就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功耗和成本方面具有一定

LCD 积累的

IGZO 显示技术更有优势,而在色彩方面,OLED 确实存在许多 TFT-LCD 无法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