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为了避免直接雷击,建筑物、构筑物可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三
局部组成。
  接闪器:是避雷针的最高局部(针尖),专用于接纳雷云放电,称为

&ldquo 受雷尖端

&rdquo。它应采用直径不小于 20mm、长为 1~2m 的圆钢,或采用直径不小于 25mm 的镀锌
金属管制造。

   

  接地引下线:是接闪器与接地体之间的衔接线。它将接闪器上的雷电流安全地引入接地
体,使之尽快地泄入大地。引下线普通采用直径为明线

10mm、暗线 12mm 的镀锌圆钢,或

截面不小于

25mm2 的镀锌钢绞线,或采用 25mm×4mm 镀锌扁钢制造。

  接地体:是避雷针的公开局部,其作用是将雷电流直接泄入大地。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应
小于

0.6m,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不应小于 2.5m,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隔不应小于 5m。

  当单支避雷针的维护范围不够时,可装设两支或多支避雷针,将欲维护的建筑物置于
各避雷针的结合维护范围内。
  

2.安装避雷带(网)

  为了维护建筑物或构筑物免受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危害,普遍采用避雷带和避雷网,它
由敷设在建筑物上的接地导体和接地引下线组成。接地导体普通敷设在屋脊、屋檐以及突出
水塔、烟囱等处。关于金属构造的屋顶,应自房屋两端起每隔

18m~24m 设一根引下线与接

地网相衔接;钢筋混凝土的屋顶,应将钢筋焊接成网与接地网相衔接。关于第一类防雷设备
的建筑物、构筑物,可在非金属资料的屋顶上面装设

5×5(m)格子金属网,再将金属网用

引下线与接地网相衔接。
  (

1)沿混凝土块敷设

  

1)混凝土块为一正方梯形体,在土建做屋面层之前,依照图纸及规则的间距把混凝土

块做好(混凝土块为预制),待土建施工终了,混凝土块根本结实了,然后将避雷带用焊
接或用卡子固定于混凝土块的支架上。
  

2)在屋脊上程度敷设时,请求支座间距为 1m,转弯处为 0.5m。

  (

2)沿支架敷设

  依据建筑物构造、外形的不同,分为沿天沟敷设、沿女儿墙敷设。程度敷设时请求支架间
距为

lm,转弯处为 0.5m。所有防雷安装的各种金属件必需镀锌。

  

3.安装避雷器

  避雷器用来防护雷电产生的高电位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当线路上因雷击
产生高电位时,经避雷器对地放电,能够维护电气设备的绝缘免遭损坏。
  避雷器分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和维护间隙。管型避雷器普通只用于变电站的进线段,
有时也用于维护线路的个别单薄环节。关于普通建筑物的进户线可用比拟简单的维护间隙维
护。
  

4.防雷引下线安装

  每栋建筑物至少要有两根引下线(投影面积小于

50?的建筑物除外),防雷引下线最

好为对称布置,其间隔不应大于

20 m。

  当设计请求应用柱内主筋作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根主筋。引下线下与根底
钢筋相焊接,上与屋顶避雷网相焊接;在主筋接头处(搭接焊除外)应用

&geФ12?的钢筋

跨焊,焊接长度

&ge6D。

  防雷引下线应在室外地坪以下

0.8m~1m 处焊出一根由 Ф12mm 圆钢与 40mm×4mm 扁

钢组成的镀锌导体,此导体伸出室外,距外墙间隔宜小于

1m,以便衔接人工接地体;在地

上距室外地坪

1.5m~1.8m 处设断接卡,以备测接地电阻之用。

  

5.其他防雷措施

  (

1)为避免侧击雷,在高层建筑 30m 以上部位(普通从第 9 层开端),每向上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