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轮报废。驱动轮对有传动齿轮,电动机经齿轮减速后带动轮对旋转。
 
    3)轴箱。轴箱是轴承箱的简称,与轮对两端的轴颈配合安装,轴箱两侧的滑槽与车架上
的导轨相配,上面有安放弹簧托架的座孔。车架靠弹簧托架支承在轴箱上,轴箱是车架与轮
对的连接点。轨道不平时,轮对与车架的相对运动发生在轴箱的滑槽与车架的导轨之间,并
依靠弹簧托架起缓冲作用。
 
    4)弹簧托架。弹簧托架是一个组件,由弹簧、连杆、均衡梁组成。每个轴箱上座装一付板簧,
板簧用连杆与车架相连。均衡梁在轨道不平或局部有凹陷时,起均衡各车轮上负荷的作用。
 
    5)齿轮传动装置。矿用电机车的齿轮传动装置有两种型式:一种是单级开式齿轮传动;
另一种是两级闭式齿轮减速箱。开式传动方式传动效率低,传动比较小,而闭式齿轮箱传动
效率较高,齿轮使用寿命较长。
 
    6)制动装置。电机车的制动装置分为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两种。电气制动是牵引电动机的
能耗制动,不需要专门设置,只是用控制器改变电气线路即可。机械制动是利用制动闸或制
动器进行制动。矿用电机车的制动闸多是闸瓦式,用杠杆使闸瓦紧压车轮踏面,借助闸瓦与
车轮的摩擦力形成制动力矩。操作方式有手动、气动和液动三种。
 
    7)撒砂装置。机车上的撒砂装置,是用来向车轮前沿轨面上撒砂,以加大车轮与轨面间
的摩擦系数。砂箱内装的砂子应是粒度不大于

1mm 的干砂。

 
3 电机车常见故障及预防处理措施
  

3.1 电机车牵引力小

  

3.1.1 产生的原因

  

1)主动轮对轮缘表面有油污;2)轨道表面有水或污物;3)双电机只有一台工作。

  

3.1.2 预防措施

  

1)清理油污;2)清理水或污物;3)维修控制器或电动机接线。

  

3.2 电机车运行冲击力大

  

3.2.1 产生的原因

  

1)起动过程操作不当;2)弹簧托架的钢板折断;3)车轮轮箍磨损严重;4)轨道变

形。
  

3.2.2 预防措施

  

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来操作;2)及时更换弹簧钢板;3)更换轮对或轮箍;4)定期

维修轨道。
  

3.3 电动机不能正常起动

  

3.3.1 产生的原因

  

1)电枢绕组、励磁绕组接线因焊接不良或碳刷压力过大而开路;2)整流子火花太大,

温升过高而开焊;

3)换向器的焊点断开;4)碳刷过渡磨损,压力不足;5)受电弓损坏或

与架空线接触不良;

6)晶闸管脉冲调速装置电器元件损坏;7)供电线路电压低于规定值。

  

3.3.2 预防措施

  

1)检查碳刷压力,维修线路;2)维修整流子和线路;3)维修焊接接点;4)更换碳

刷;

5)维修或更换受电弓;6)检查维修、更换损坏电器元件;7)升高线路电压达到额定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