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亚洲周刊》最新公布的

2001 年度

“亚太地区最大 100 家人寿保险公司”排名显示,中国

内地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3 家进入前 30 位,其

中中国人寿排名第

13 位,平安保险位居第 23 位,太平洋保险排列第 28 位。

  荷兰国际集团亚太区区域总经理吴志盛说,从新加坡及台湾等地区的经验看,保险市
场开放后,本地保险公司依靠自身的优势仍然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样中国入世后,尽管
外资会分得一杯羹,但国内保险公司可以借鉴外资的管理技术、资金运用、人才培养等多方
面的经验,凭借多年形成的品牌信誉、险种特色等方面优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业务量仍保持着市场份额的

90%以上。前不久,在北京进行的一

次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有

48.8%的人表示,外资保险进京后,在服务水平相当的情况下,

他们会选择在中资保险公司投保。因此对国内保险公司而言,国外保险公司的进入并不可怕,
国内保险公司完全有能力赢得这场胜利。

  外资保险开始集体登陆

  事实上,中国保险市场并不是从中国加入世贸才开始开放的。就当全球保险业因为
“9·11”恐怖事件遭遇重创之时,就有 8 家外资保险公司同时获得了在华营业执照。

  分析人士认为,在

9 月 17 日中国入世谈判全面完成一周之后,中国政府为保险市场准

入再开绿灯,并且空前多地一次发放

8 张许可证,显示了中国政府忠实履行承诺的诚意。同

时这也意味着外资保险对中国保险业的挑战已经全面展开。

  中国的保险市场历来被国际保险业公认为下一个最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因此他们早已
对此虎视眈眈,并不惜耗费巨资拓展市场。

  

1992 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拉开了外资保险公司

进军中国的序幕,上海成为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市场。此后,开放区域扩大到广州,深圳也有
了外资保险营业机构。根据当时有关规定,外资保险在中国申请设立营业性机构必须具备以
下条件,即经营保险业务

30 年以上、资产总额 50 亿美元以上、在华设立代表处 3 年以上(后

改为

2 年)。

  中国加入

WTO 谈判的成功,无疑为外资保险公司顺利进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中国

保险业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外资保险公司匆匆涌入的脚步声。

  其实,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后,无论它在几年内能得到多少保费收入,相对于他们
巨额的全球收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外资保险公司看中的不是这些短期的利益,而是将眼
光瞄准了更远的未来。不断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是他们坚持不懈地要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大
诱惑。

  现在中国保险业人士普遍认为,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将带来三个方面的冲击,这就是
流失一部分人才,丢掉一部分市场,初期受冲击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