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到位的状况。

 

  

3.1 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不少企业领导设置内
部审计机构并非自愿,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及企业本身升级的需要,他们可以随意撤并
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从而出现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撤并或将其内部审计人
员精简并入财务部门或从财务部门中分离出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的情况,施工企业内部审
计机构的模糊定位及在企业组织中较低的地位,使得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势单
力薄,内部审计人员很难独立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发
挥监督与服务并举的作用。

 

  

3.2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一个职能部门人员素质的高低,是该职能部门能否有效开展工作的内在条件和先决因
素。内审人员素质偏低,势必使其内审工作流于平淡和一般性,很难使工作有实质性的突破。
建筑施工企业内审人员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建筑施工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由会计人员充当的,知识比较单一。二是内审人员工作作风不踏
实,有些内审人员下工程施工项目部门审计时,对工作不负责任,蜻蜓点水;一些内审人
员工作浮躁,工作作风不踏实,造成了内审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还有一些内审人员到
工程施工项目部门主要目标是摘录被审部门述职报告,总结材料,罗列一份审计报告。三是
内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屈从于管理者
的意愿,也有部分内审人员信念动摇、责任心差、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权谋私,违法违纪,
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审计不怕查不出问题,就怕查出问题不上报,私自谋取个人利益。建
筑施工企业内审人员在对部门进行审计时,被审部门发现不妙,想方设法找关系疏通,结
果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问题在基层私了,拿回审计部门的只剩皮毛。有个别内审人
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从而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威信和形象。

 

  

3.3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与技术落后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仍未从查错纠弊的圈子里跳出来,对开展效益
审计,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仍未有足够的认识和有力措施。重审计业务、轻指导的观念制约着
内审作用的发挥。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大部分仍是采取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会计账本、
表册、凭证详查法,很少深入到工程施工经营活动的前沿了解、咨询、调查,结果是难以从经
营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在审计手段上,计算机的应用乃至网络化步子缓慢。审计内容单一,
重防弊、轻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内审机构的工作多集中在审计业务方面,对建筑施工企业内
部审计监督缺乏系统、科学、全面的认识,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进而造成国家审计
机关对建筑施工企业内审机构指导、监督职权不到位,主管部门、行业内部机构同其内审机
构和人员联系渠道不畅,最终给建筑施工企业内审工作造成阻碍。
  

3.4 建筑施工企业后续内部审计不到位 

  后续审计是完成前期审计工作后继续进行的追踪审计。建筑施工企业后续内部审计主要
是看审计报告中要求工程项目部门纠正、整改的问题是否落实,提出的建设性的建议是否被
采纳,验证提出的建设性的建议是否符合实际,这样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审工作质
量,降低审计风险。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多停留在前期审计工作阶段,未能对审计意
见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不能及时督促有关部门与所属单位认真进行整改,对未按规定进
行整改的,不能及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贯彻落实和审计的权威。导致审
出的问题不改,发现的迹象不防微杜渐,结果等于没有审计,使审计成果付诸东流。这样,
一方面,可能给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造成审计报告提交后审计工作就大功告成,审
计结果的落实与己无关的缺乏后续审计意识的心理;另一方面,集团下发的审计报告甚至
还可能成为其他项目部模仿造假、腐败的

“方向”和“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