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5.从业人员未经消防安全培训。 

  这类企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不能相对固定。不少企业未能对从业人员进行厂级、车间、
班组的三级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人员对单位生产的半成品、成品的理化性质不熟悉,对单位
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不掌握,不熟悉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就匆匆上岗操作,极易违章操
作造成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后,不懂得消防器材及消防设施的操作方法、火灾扑救方法、注意
事项及逃生办法,极易形成小火酿成大灾的局面。

 

  四、煤焦化企业灾害事故的相关处置措施

 

  

1.贯彻一条主线,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为减少或防止此类灾害事故的发生,把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必须大力开展群众
性防范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对具有发生灾害事故潜在危险单位的领导和职工、
此类企业比较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园区,更应认真普及事故防范和化学毒物伤害防护及中毒
抢救等常识。

 

  (

1)消防部队专业技术人员或组织化工、卫生防疫、人防、环保监测等有关单位专业技

术人员对职工、学生讲课,并可进行疏散和简易防护器具佩戴使用训练。

 

  (

2)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片、板报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对具有发生灾害事故潜在

危险单位周围的群众,要针对可能因泄漏而受到污染伤害的毒物的性质,开展防护知识教
育,使群众懂得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和防护方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护的能力。

 

  (

3)企业完善并落实安全员和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各级领导逐级负责、职工对本岗位安

全负责的制度,领导严格按规程、规范管理,职工自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患于未然。要
切实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修、监控,这是预防事故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要教育职工遇有险
情发生,应沉着、镇静,按预案和处置程序有条不紊地妥善处置。

 

  

2.全面细致地开展“六熟悉”,深入调查研究,制定详细预案。 

  只有认真开展

“六熟悉”,进行调查研究,制定预案,才能做到打有准备之仗,打有把

握之仗,才能有效地处置此类灾害事故。消防部队应在辖区内开展调查研究,必须了解并掌
握下述内容。

 

  (

1)具有发生灾害事故潜在危险的单位的名称、地址、规模,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品

的种类、危险特性、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危险源位置、数量,可引起爆炸、燃烧的因素,等
等。

 

  (

2)危险源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类型及危险程度,这些单位自有的消防设施、设备

种类、性能状况,防护设施的种类、数量、性能状况,专

(兼)职抢险救援队伍力量情况,工程

技术人员的数量、职责分工情况,等等。

 

  (

3)企业内部及其附近地理环境情况,如单位内部布局,与周围单位、居民住宅的间

距,人口密度,疏散通道,消防水源

(及其可能受污染的情况),等等。 

  (

4)突发性事故发生后,在最大事故危及的范围内需要重点保卫的目标及其实施保卫

的方法。

 

  (

5)具有救援能力的单位,如环保监测、防疫、医疗救护、邮电、运输、气象、防化部队、

化学危险物品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等的分布情况,以及通告联络方式,集结方法、地点等。

 

  (

6)充分利用《危险化学品灾害处置决策辅助系统》进行评估处置,为制定预案提供依

据。而且,此类企业一旦发生事故,消防部队预先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还应包括救援的组织
领导、力量组成及其职员分工,事故的报警和响应程序、方法,现场救援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救援指挥的程序、内容和方法,现场保障的内容和方法,信号、记号及各专业队伍的行动规
定等,以及平时救援准备工作的内容、要求,等等。预案制定后应适时组织分散和综合应急
救援演练,预案若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情况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修改。

 

  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煤焦化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很多新物质,不同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