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度为

75%,至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 35%,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很多建

设单位忽视了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往往把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施工阶段乃至工程决算
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他们急于项目的开工建设,但同时又没有做好充分的
准备,在投资额度的把握、建筑标准的尺度、设计深度的审查以及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
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一边施工一边变更,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
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三、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措施

  

  

1、建立新的管理理念 

  要合理管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就要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
工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等全过程进行造价的有效管理,力求实现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都能
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2、注重前期设计 

  

2.1 提高标准设计意识, 推广标准设计。工程建设应遵循一定的科学依据,要从建设项目

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形成标准和规范,让工程建设有据可依。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有
利于较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 节约设计费用, 大大加快提供设计图纸的速度, 缩短设计周期。 

  

2.2 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要根据设计合同要求和任务委托书的规定,做好方案、初

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小阶段的造价控制,实现工程设计概算的有效控制,以满
足委托设计投资估算的要求。如果在设计中能把每个构件都精心设计,在每个可行方案中进
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佳的方案。如果各个构件的造价降下来,整个工程的造价也就跟着降下
来了。

 

  

3、加强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在招标的过程中,要坚持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杜绝关系户、

人情工程的产生,杜绝施工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一味要求追加工程费用的现象产生。

  

  

4、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不容忽视 

  

4.1 在项目实施阶段中引发变更的因素有很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对各种施工过程中

的设计变更做出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比较,结合工程项目投标报价中的各种信息,做出
对比分析,综合论证,避免因设计变更造成建设规模的扩大及设计标准的提高等现象的发
生。

 

  

4.2 施工合同是在施工阶段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最主要依据,对造价控制起着极为重要

的作用。重视施工合同的签订,加强施工过程的合同管理,确保施工合同造价的科学性、合
理性,减少合同纠纷,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在施工中,管理人员必须首先对合同条文
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悉,以便利用合同及时的解决工程造价产生的纠纷。此外,如果施工单
位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的话,建设单位应在合同条款中规定施工方的赔偿责任,以
减少损失。

 

  

4.3 建设材料和施工设备是保证整个施工正常进行的基础,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实时关

注材料市场的行情,对施工材料的信息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为了最好的竣工决算提供依据。
其次,要对采购工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保证采购费用在控制范围内,指定限额采购
要对限额采购进行实时的跟踪,对各种超出范围的费用要严格审核对比,严格将采购清单
和实际支出费用做出整合。

 

  

5、做好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 

  对已进入施工过程的跟踪审计

,决算审计非常。实行基建部门初审和审计部门终审,对

工程决算的真实、可靠、合理进行审查

, 可避免不应列入基建支出的费用混入建筑成本。在总

决算中

,要注意变更、洽商、签证、招投标中分部分项交叉时,出现重复计算的现象。要重视对决

算编制依据进行审查

,包括施工合同及协议、套用定额、价差计算方法、工程价款调整方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