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玻璃鳞片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1.1 玻璃鳞片的种类对涂料的影响 

  表面未经处理的玻璃鳞片,与树脂的混合程度较差,涂层屏蔽水蒸气和腐蚀性介质的
效果差,甚至水蒸气和腐蚀介质会在玻璃鳞片与树脂的界面发生渗透、迁移现象

[1];因此

必须使用偶联剂对玻璃鳞片表面进行处理,才能使树脂和鳞片的表面产生亲和作用,增强
附着力,形成高强度的涂层,从而提高涂层的屏蔽与耐腐蚀效果

[2]。选用经过处理后的玻

璃鳞片进行实验,结果见表

 3。 

    选 用

5 种 不 同 方 法 处 理 的 玻 璃 鳞 片 , 按 同 样 的 配 方 配 置 成 涂 料 , 制 板 后 , 在

3.5%(60

℃)盐水中浸泡 30d,5#样板的起泡性以及附着力较 1#~4#的板好。用刮刀将漆

膜起泡处划开,测起泡处漆膜下的

pH,5#玻璃鳞片所制得的涂膜其 pH 基本无变化,而其

4 种玻璃鳞片所制漆膜 pH 均有增加。浸泡实验考察的是涂层的耐介质性能,漆膜出现起

泡脱落处一般会显示弱碱性。实验现象可知,容易起泡的漆膜,起泡处的碱性较大。

 

    为 搞 清 楚 漆 膜 起 泡 处 碱 性 差 别 的 主 要 因 素 , 将 几 种 玻 璃 鳞 片 浸 泡 于

3.5% 盐 水

 

80

℃)中,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试其浸泡初始和 30 天的 pH。浸液初始呈弱碱性,所用玻

璃鳞片为中碱性玻璃制成的;

30 天后,1#~4#的碱性增强较多,而 5#玻璃鳞片略有增加。

这和漆膜起泡处碱性差别的规律是一致的。

 

  上述实验发现,玻璃鳞片浸液碱性越强,制备的环氧玻璃鳞片漆膜耐盐水性越差、易被
水渗透,漆膜容易鼓泡剥落,与底材的湿附着力降低而使漆膜失去保护作用。要制备耐海水
性能优异的环氧玻璃鳞片涂料,玻璃鳞片质量,尤其玻璃鳞片的表面处理技术至关重要。在
选择玻璃鳞片时,测定鳞片浸液的

 pH 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2.玻璃鳞片的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2.1 玻璃鳞片的用量对涂料的影响 

  玻璃鳞片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如表

4 所示。 

  玻璃鳞片的用量对涂层的屏蔽性能影响很大,用量在

10%以下时不能形成多层屏蔽的

效果,影响耐介质渗透能力;用量过大时,树脂液会相对减少,使涂层的粘接力和机械强
度降低,容易导致涂层出现微孔、毛细管等物理缺陷,涂层的吸水率明显增大

[3]。具体体现

在涂料的耐介质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是检验涂料致密性和耐渗透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4],从

 4 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玻璃鳞片的用量增加,其耐渗透性提高,但达到某一用量后,

其用量再增加,抗渗透性反而有所下降。

 

  

3.玻璃鳞片的粒径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将不同粒径、相同用量的玻璃鳞片配制成玻璃鳞片涂料。采用无气喷涂喷板,干膜厚度
控制在

 500μm 左右,完全实干后检测其耐介质性能。常用的鳞片厚度一般都在 2~5μm,所

以目数大的鳞片其片径也大。从表

5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玻璃鳞片目数对漆膜的耐介质性能

有影响,

300 目的鳞片制备的环氧涂料的性能较佳。从理论上讲玻璃鳞片越薄,单位涂层厚

度中鳞片层数就越多,涂层的屏蔽性就越好;粒径较大的鳞片制得的涂料应该具有较好的
屏蔽性。但实际上粒径过大会使涂料的流动性变差,含气量增大,易造成涂膜缺陷;此外粒
径过大也容易出现鳞片间浸润

“空白”,降低涂层的物理强度和耐渗透性。尤其高黏度厚涂时,

这些弊病更容易出现。

 

  随着涂装和表面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涂料向着涂装道数少、一涂装膜厚高等的方
向发展

 ,由此来看环氧玻璃鳞片涂料一般为高固体份厚浆型涂料,需要采用高压无空气喷

涂施工。由于施工中涂料黏度大、固体份含量高,涂装后容易产生各类的涂膜缺陷,且玻璃
鳞片在涂层中的铺展困难

[5]。因此要求鳞片粒径不能太大,大了在涂料中排列不好,不能

形成片状隔离层和迷宫效应,并且粒径大的鳞片易吸附气体而使脱泡困难,从而使涂料的
致密性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涂膜的屏蔽性下降。而粒径太小会使鳞片的径厚比变小,不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