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5 乡石)、淋巴肉瘤(13%)及血管外皮瘤(7%)为高。总的来说,原发性肿瘤约 5 倍于继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
瘤,原发性良性肿瘤

2 倍于原发性恶性肿瘤。

从组织发生看,先天异常和发育畸形最多,如血管瘤

(窦性)、淋巴管瘤、皮样囊肿、畸胎瘤、视网膜原基

瘤等均是,占

50%以上。恶性肿瘤中,从泪腺上皮及泪囊上皮起源的最多,从横纹肌、淋巴组织起源者虽

列第

3、4 位,其发病数远比第 1、2 位为低(30%不到)。转移性肿瘤中,1 例为明确的子宫平滑肌瘤恶

变后广泛转移,

2 例未分化癌的原发灶未能查到。

继发性肿瘤从副鼻窦蔓延入眶者最多,且较视网膜母细胞瘤为多。本文将耳鼻喉科大量病例剔除,仅

将首先到眼科就诊并误诊为眼眶原发性肿瘤而行眼科手术的

26 例选入。其中从上领窦及筛窦起源者最多,

从额窦及蝶窦起源者较少。病理组织学上均属上皮性的鳞形细胞癌和腺癌。
讨论
一、眼眶肿瘤的病种及发病频数

各家统计不同,与作者的专业及兴趣有关。神经外科学家统计,眼眶脑膜瘤占很大比例川,鼻科和放

射科学家报告,粘液囊肿是眼眶常见的占位病变

[1].眼科学家报告,以眼眶血管病变为多[1]。

本文统计,窦性血管瘤占第一位

(411 例)与国内外眼科报道相同。淋巴管瘤有 28 例,先后曾被误诊为

血管瘤、炎性假瘤及囊肿,经复查病理切片及分析病史,才纠正了误诊。通过复查体会到,虽然琳巴管瘤
在临床和病理上都有其特点,但如不注意临床特点,或病理取材太少,或因其与血管瘤并存,被血管瘤
所掩盖,以致造成误诊。文献上报道的眼眶淋巴管瘤较少,而临床所遇到的此类肿瘤远比文献报告的为多
二、血管外皮细胞瘤

此瘤系从血管外皮细胞发生的一种真性肿瘤,与窦性血管瘤为先天畸形者不同。它在眼科中属于少见

的肿瘤阁,本文中有

31 例,约占眼眶恶性肿瘤的 7%。其中有的曾被误诊为滑膜肉瘤、纤维组织细胞瘤和

血管肉瘤。复查病理切片时,根据网状纤维染色,见单个细胞外有网状状包绕

;有 2 例肿瘤并经电镜观察,

看到瘤细胞外的一层基膜,才纠正了误诊。

Font 等曾将此瘤分为良性、恶性及交界性三种。鉴于此瘤在病理

上虽为良性,也可发生复发和转移,因而本文将其均归入恶性范畴。
三、泪腺肿瘤

本文中泪腺肿瘤占第二位,良性混合瘤最多,腺样囊性癌次之,其他种癌及恶性混合瘤又次之。过去

认为泪腺混合瘤均为恶性或半恶性。本文统计的泪腺混合瘤,良性居多,但就全部泪腺肿瘤而论,恶性者
所占比例也不小

(见表,良性:恶性~155:138),并且有些泪腺恶性肿瘤(如未分化癌、腺样囊性癌等)恶性程

度很高、治疗时要严格区别。
四、泪囊肿瘤

本文统计中,有恶性泪囊肿瘤

113 例,恶性者远较良性者为多,与国外文献报道不同。在泪囊肿瘤的

各种病理类型中,乳头状鳞状细胞癌最多,其次为未分化癌、移行细胞癌及粘液表皮样癌。有关后者在泪
囊的起源曾经有过争议。我们认为

:在泪囊中,此癌不仅可以从泪囊壁上的小浆液腺的导管上皮起源,也可

直接从泪囊的内衬上皮起源。盖因泪囊上皮具有双向分化能力,正常时能产生粘液细胞

(孟状细胞),因而

可以发生粘液表皮样癌。泪囊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死亡率高,这时它和膀耽移行细胞癌不同之点。
五、原发于眼眶的皮脂腺癌

眼眶的皮脂腺癌多系继发,一般由睑板腺癌蔓延而来,本文中有

5 例原发于眼眶,其中 1 例发生于泪

腺。泪腺上皮可有皮脂腺化生,正如腮腺上皮可有皮脂腺化生一样。因而我们认为,发生于泪腺的皮脂腺
癌可能是在泪腺皮脂腺化生的基础上发生。还有

4 例皮脂腺癌未见其与泪腺的关系,可能是异位的皮脂腺

发生癌变。
六、眼睑横纹肌肉瘤

眼睑横纹肌肉瘤是儿童眼眶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在本文统计中占第

3 位。在横纹肌肉瘤的三种不同

类型中,胚胎型

(或称未分化型)者最多,次为腺泡型,分化型者最少。本文中的腺泡型者曾被误诊为未分

化癌或淋巴肉瘤,胚胎型者曾被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或纤维组织细胞瘤,最近的研究表明闭,胚胎横纹
肌肉瘤系从眶内间叶组织发生,后者被认为从神经峙起源,故此种组织被称为中外胚叶

(mesecto-derm)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