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

3)没有根据台背回填的施工特点明确具体的施工工艺要求,施工处于无序状态或不

科学、不规范的施工。

 

  (

4)施工管理难度大。由于台背回填往往滞后于构造物和路堤填筑施工,且点多、工程

量小、比较分散、要求高、填筑层次多,加之工程后期抢进度,客观上给施工管理带来一定的
难度。

 

  (

5)质量控制难度大。首先,由于台背回填施工具有结构层次多的特点,如台背回填

高度为

 3 米 ,每侧回填应有 20 层,一个构造物台背回填就有 40 层之多,层层检查,其工

作量确实很大,实际存在很多漏检的现象,有些仅流于形式;其次,台背回填压实度检测
方法滞后,加之填料不均匀,或变化较大,其最大干密度难以控制,造成压实度数据失真
现象严重;第三,缺少对台背回填整体内在质量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和标准;第四,对台
背回填材料的技术指标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无明确标准可依。

 

  

2.4 从受自然条件影响方面分析 

  台体部分基本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变形,而台背路基在自然条件

-温度和湿

度的影响下会有明显变形。随着路基路面材料中水分的增加,土粒胶体的接触点减小,液相
膜增厚,从而降低土体路基的强度和颗粒间的结合力,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变形比较明
显,导致跳车现象。

 

  

3 桥头跳车“刚柔过渡”的处冶观点 

  

“刚柔过渡”处治桥头台背的整体思路是:构造物是刚性体,路堤是柔性体(相对于构

造物而言),显然,构造物与路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刚度差,这个刚度差的存在必然引起
构造物与路堤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和较大的刚度突变。假如使用某种处治方法能使这个
刚度差在路堤与构造物之间一定范围内渐变,同时使得差异沉降也在这一范围内渐变,且
确保渐变后任一点的刚度差不致引起跳车,任何一点的差异沉降不致使路面沉陷或断裂,
那么桥头跳车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

 

  

3.1 采用半刚性稳定土实现台背回填刚柔过渡 

  根据桥头台背填土刚柔过渡的原理,在台背回填范围内使用刚度介于路基土与构造物
材料刚度之间的某种半刚性材料(如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等),自长度方向变化其厚
度,使得台背回填靠近构造物处厚,靠近路堤处薄。这样可使台背回填整体刚度从构造物向
路堤方向逐渐变小,其差异沉降也从构造物向路堤方向逐渐过渡,从而实现台背回填处治

“刚柔过渡”。 

  

3.2 采用半刚性挤密桩实现台背回填刚柔过渡 

  根据桥头台背填土刚柔过渡的原理,在台背地基处治、台背填土完成、完善桥头搭板设
计的基础上提出在搭板枕梁下设置半刚性挤密桩来实现桥台与台背填土的刚柔过渡。半刚性
挤密桩就是用挤密桩冲击和振动土体成孔并灌填水泥稳定砂砾等半刚性材料和依靠桩周土
体的约束形成的结构。它的作用是提高路基的压实度、强度、刚度和承载力,提高路基抵抗变
形的能力,从而减小桥头搭板枕梁端的沉降,并使之成为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基之间刚度和
沉降过渡区,从而减轻或消除桥头跳车现象。

   4 台背回填施工中防止桥头跳车的施工控

制要点

 

  

4.1 台背回填区天然地基处理 

  (

1)彻底清淤,将桥头所有含量超标准的土壤完全清除,直到符合强度要求为止,消

灭填料不合格带来的隐患。

 

  (

2)在软弱地基上,桥涵多采用深基础或地基加固处理,其沉降量相对较小,而桥头

路基往往达不到与桥涵相同的标准,因而沉降相对大一些,因此两者工后沉降量要求也不
相同,为减少工后沉降,消除跳车隐患,必须事先对软基进行处理。高等级公路的软基处理,
通常采用砂袋砂井法、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换土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