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趋势多元化的形势下,迫切需要一批为项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高素质
人员,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并在工作实践中发挥自身的工作
主动性,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预算技术水平和素质。目前我国已对工程造价人员实行执业
资格的准入制度,并相继出台了有关具体的规定,工程造价人员应尽快提高素质,适应市
场经济的需求。

 

  

3、规范招标文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招标投标应是工程预算竞争中有序的一种市场行为。建筑市场通过招、投标,使得建设
单位和承包单位进入建筑市场进行公平交易、平等竞争,避免和减少工程承、发包过程中行
贿受贿等营私舞弊行为,进而确保工程质量和提高投资效益。建设单位要根据工程招标固有
特点和运行规律,合理地确定招标范围,选择理想的招标方式,详细分析施工方案,充分
考虑不可预见等因素,编制科学的标底或工程量清单,做好招标工作的价格计算和控制;
采用合理的评标、定标的方法,优选中标单位,确保工程造价控制在限额以内。

 

  

4、严格按标准设计动态控制工程造价 

  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标准是国家经济建设的
重要技术规范,是进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重要依据。各类建设设计部门制定、
执行相应的不同层次的设计标准规范,对于提高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工
程造价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与设计人员要密切配合,及时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对比分析,反
馈造价信息,必要时应会同工程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共同论证,做出合理地预算;工程
在设计过程中执行标准设计,可以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同样工程预算也要执
行标准,按规范标准预算就可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要推行限额设计,加强限额设计中
的动态管理,实现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动态控制管理。

 

  

5、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落实合同、实施投资控制的操作过程,是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
实物的阶段,由于施工过程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这一阶段的投资
控制,对管好用好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5、1 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制定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 

  

2、材料价格管理方法落后,材料采购、储存量计算不科学,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购时机,

由于建筑市场目前还比较混乱,材料采购价格失真,不法分子从中渔利,也使得占建安工
程成本

60%

――70%的材料费用失去控制。 

  

3、施工组织方,多数施工企业还一直沿用老办法,现有的人、财、物没能得到合理配置

与利用,造成大量浪费,从而导致工程造价提高。

 

  

4、施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量或追求较高利润。 

  

5、2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1)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方式的策划。项目管理方式的合理选择是控制工程质量、

进度、投资三大目标的主要保证。

 

  

(2)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要求,对可能出现的工程费用变化大的部分和环节,作为重点

造价控制对象;

 

  

(3)施工前,要组织施工人员到现场踏勘,并对图纸进行会审、技术交底,避免施工中

出现不应有的返工,特别是那种涉及费用较高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现场
代表、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等几方在现场核实并进行技术及经济比较,尽量减少合同外费用。

 

  

(4)详细进行工程计量,复核工程付款帐单,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及时做好施工现场记

录,制定现场签证的管理程序,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工程签证随做随签,避免

“一揽子”

及日后签证,同时签证尽可能量化,避免仅作定性或含糊不清的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