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震时较不容易破坏,而且容易估计出其地震反应,易于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和进行细
部处理。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

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

“规则建筑”体现在体形( 平面和立面的形状) 简单; 抗侧

力体系的刚度承载力上下变化连续、均匀

; 平面布置基本对称。 2.结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要

有合理的匹配

 当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力时,其总体延性的要求可有所降低; 反之,较低的抗

力需要较高的延性要求相配合。对结构提出了

“综合抗震能力”的概念,就是要综合考虑整个

结构的承载力和构造等因素,来衡量结构具有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地震时建筑物所受地
震作用的大小与其动力特性密切相关,与其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以及与之匹配的
延性密切相关。但是,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往往是以提高工程造价及降低结构延性指标为
代价的。要使建筑物具有很强的抗倒塌能力,最理想的是使结构中的所有构件都具有较高的
延性,然而实际工程中很难做到。有选择地提高结构中的重要构件以及关键杆件的延性是比
较经济有效的办法。因此,在确定建筑结构体系时,需要在结构刚度、承载力及延性之间寻
找一种较好的匹配关系。

 

3.合理选择建筑结构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现代化充分发展

的今天,再单纯强调结构在地震中不严重破坏和不倒塌,已不是一种完善的抗震思想,不
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抗震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和日本学者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
设计理念。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要使设计出来的结构在未来的地震发生时,
能够达到各种选定的性能目标,包括结构进入非弹性阶段后损伤控制目标。其基础和关键工
作是性能目标的确定,它包括设定地震水准、定义性能水准和选择性能目标。抗震设计规范
提出了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这个设防目标包含了地震水准和性能水准,实际上就是
一个性能目标,只不过目标单一,没有可选择性。因此可以说,抗震规范的设计方法已经具
有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的雏形。由于对结构性能状态的具体描述、相应的计算方法、以
及设计标准目前尚未明确,因此可以说,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目前基本上仍停留在概念阶
段,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但是,随着人们对建筑产品要求的提高,各种新结
构、不规则结构和超出规范适用范围的结构会逐渐增多,在没有规范可供遵循的条件下,采
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进行这些结构的抗震设计,并通过专家论证,是一个可行、有效
的设计途径。

 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中的关键,如何确定体系是一个综合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应当周密考虑后决定。抗震结构体系应尽可能减少自重,高层建筑中各楼层面板自重约占建
筑物地面以上重量

40%,因此,减少板的重量是减轻建筑总重的有效途径,如采用现浇多

孔板、密肋楼板等都是很好的办法。此外,减少结构自重还可以应用高强混凝土以减小构断
面,轻质隔墙、加气混凝土等轻质材料也是很好的选择。在体形复杂和不规则结构中,必须
设置自上而下连续贯通的有较大承载力和刚度的抗侧力结构。尽量避免扭转,扭转对结构有
很大危害,也要加大结构的抗扭转刚度。二者的关键都在于剪力墙的设置,沿结构外围布置
刚度大的抗侧力结构,有益于抗扭。

 

五、结束语

 

  目前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并在抗震设计中起到关
键作用。随着人们对地震不断的认识,抗震概念设计不断的研究深化,抗震概念设计也将得
到更深一层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