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

 实验电池的组成

Table 1

 

The composition of experimental batteries

编号

正极成分

结构 极耳

电解液

添加剂

[ 4 ]

制备数

/

A1

LiNi

1/ 3

Co

1/ 3

Mn

1/ 3

O

2

(

D

50

= 9

μ

m)

单极耳 镍带 导电锂盐

2

A2

LiNi

1/ 3

Co

1/ 3

Mn

1/ 3

O

2

(

D

50

= 9

μ

m)

单极耳 铜带 导电锂盐

2

A3

LiNi

1/ 3

Co

1/ 3

Mn

1/ 3

O

2

(

D

50

= 9

μ

m)

双极耳 铜带 导电锂盐

7

A4

LiNi

1/ 3

Co

1/ 3

Mn

1/ 3

O

2

(

D

50

= 12

μ

m)

双极耳 铜带 导电锂盐

4

A5

m

(LiMn

2

O

4

)

m

(LiCoO

2

) = 1

1

双极耳 铜带 导电锂盐

8

A6

m

(LiMn

2

O

4

)

m

[LiNi

1/ 3

Co

1/ 3

Mn

1/ 3

O

2

(

D

50

= 9

μ

m) ] = 2

1

双极耳 铜带 导电锂盐

4

A7

LiFePO

4

双极耳 铜带 导电锂盐

4

A8

m

(LiMn

2

O

4

)

m

(LiCoO

2

) = 1

1

双极耳 铜带

聚合物

4

A9

m

(LiMn

2

O

4

)

m

(LiCoO

2

) = 1

1

双极耳 铜带 纳米陶瓷

4

 结果与讨论

2

1

1

 高倍率放电对电池表面温度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在放电时

,

会因欧姆热效应而升温 。取

A1

A2

A3

电池各

2

,

测得内阻分别为

32

1

2 m

Ω、

25

1

1 m

Ω

12

1

96 m

Ω

;

它们以

10 C

放电时的表面最高温度分别为

87

74

℃和

52

℃。由此可知

,

内阻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

电时表面最高温度的影响很大

,

内阻小的电池的温度相对低

一些 。

1

A2

电池以

C

10 C

电流放电时表面温度的

变化 。

1

 放电电流对

A2

电池表面温度的影响

Fig

1

1

 

Influence of discharge current on skin temperature of A2

battery

从图

1

可知

,

电池表面温度和放电容量基本上呈线性关

系 。由式

(1)

可知

,

当内阻

)

与电流

I)

保持不变时

,

产生

的热量

Q)

和时间

,

可换算成容量

)

成正比 。

Q

I

2

R

t

(1)

锂离子电池在放电时内阻的变化不大

,

因此

,

表面温度

和容量呈线性关系 。这也说明了内阻对锂离子电池放电时

的温升有直接的影响 。

2

1

2

 正极材料的粒径对高倍率放电的影响

A3

A4

电池各

4

,

C

20 C

的电流进行放电

测试

,

结果见图

2

2

 

A3

A4

电池的

C

20 C

放电曲线

Fig

1

2

 

The 1 ,20 discharge curves of A3 ,A4 batteries

从图

2

可知

,

C

放电时

,

不同粒径的

LiNi

1/ 3

Co

1/ 3

Mn

1/ 3

O

2

装配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基本相同

,

曲线重合得较

;

20 C

放电时

,A3

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约为

3

1

10 V ,

A4

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约为

2

1

95 V

。这是可能由于在高倍

率放电条件下

,

电化学反应受扩散控制

,Li

+

在活性物质内的

扩散是反应控制步骤

,

粒径小的材料

,Li

+

的扩散路径短

,

化小

;

而粒径大的材料

,Li

+

扩散的路径长

,

来不及补偿活性

物质内部从负极流入正极的电子

,

正极中积累了过量的电

,

使电极电位从平衡电位负向移动

,

造成电压平台降低 。

A4

电池

20 C

放电容量是

C

放电容量的

94

1

1 % ;A3

电池

20 C

放电容量是

C

放电容量的

98

1

2 % ,

说明粒径小的正

极活性物质更利于

Li

+

的嵌入 。

2

1

3

 不同正极活性物质高倍率放电性能比较

A5

A6

A7

电池所用正极材料的相关参数见表

2 ,

些电池的

C

C

放电曲线见图

3

2

 正极材料的相关参数

Table 2

 

The parameters of cat hode materials

材料

晶体结构

Li

+

扩散系数

/

cm

2

S

- 1

电子电导率

/

S

cm

- 1

Li FePO

4

橄榄石

10

- 13

10

- 16

10

- 9

LiCoO

2

层状

10

- 10

10

- 12

10

- 3

LiMn

2

O

4

尖晶石

10

- 9

10

- 11

10

- 4

LiNi

1/ 3

Co

1/ 3

Mn

1/ 3

O

2

层状

10

- 11

10

- 4

3

 

A5

A6

A7

电池的

C

C

放电曲线

Fig

1

3

 

The 1 ,8 discharge curves of A5 ,A6 and A7 batteries

3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