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x10000—1x10000 的物质。当被处理水借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
流速通过膜表面时,水分子和分子量小于 300—500 的溶质透过膜,而大
于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从而使水得到净化。也就是
说,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

 

大量的有机物等。
  超滤原理并不复杂。在超滤过程中,由于被截留的杂质在膜表面上不断
积累,会产生浓差极化现象,当膜面溶质浓度达到某一极限时即生成凝胶
层,使膜的透水量急剧下降,这使得超滤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此,
需通过试验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的工艺和运行条件,最大限度地减轻浓

 

差极化的影响,使超滤成为一种可靠的反渗透预处理方法。
  a  

. 超滤与传统的预处理工艺相比,系统简单、操作方便、占地小、投资

 

省、且水质极优,可满足各类反渗透装置的进水要求。
  b  

. 合理地选择运行条件和清洗工艺,可完全控制超滤的浓差极化问

 

题,使此预处理方法更可靠。
  c.超滤对水中的各类胶体均具有良好的去除特性,因而可以考虑扩大到

 

凝结水精处理及离子交换除盐系统的预处理中。
  在超滤过程中,水深液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深剂
(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液(滤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质及
溶质集团被截留,随水流排出,成为深缩液。超滤过程为动态过滤,分离是
在流动状态下完成的。溶质仅在膜表面有限沉积,超滤速率衰减到一定程度

 

而趋于平衡,且通过清洗可以恢复。
  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
的,膜孔径在 20-1000A°之间。中空纤维超滤器(膜)具有单位溶器内充

 

填密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超滤技术的优缺点

 

  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超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滤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无成分破坏,因而特别适宜对热

 

敏感的物质,如药物、酶、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2. 滤过程不发生相变化,无需加热,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

 

污染,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
  3. 超滤技术分离效率高,对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

 

浓缩均非常有效。
  4. 超滤过程仅采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流程短、

 

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和维护。
  5.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
液,一般只能得到 10~50%

 

的浓度。

  超滤装置是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容器
内的活塞前进,使样液形成内压,容器底部设有坚固的膜板。小于膜板孔径
直径的小分子,受压力的作用被挤出膜板外,大分子被截留在膜板之上。超
滤开始时,由于溶质分子均匀地分布在溶液中,超滤的速度比较快。但是,

 

随着小分子的不断排出,大分子被截留堆积在膜表面,浓度越来越高, 自
下而上形成浓度梯度,这日才超滤速度就会逐渐减慢,这种现象称为浓度

 

极化现象。为了克服浓度极化现象,增加流速,设计了几种超滤装置:
  1. 

 

无搅拌式超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