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和酸洗处理来研究煤中固有的 Fe-S 化合物的转变。经微波照射可以诱发贮存在煤中的二

硫化铁(黄铁矿)与其周围组分之间进行热脱硫反应,并且能把黄铁矿转换成盐酸溶液可

溶的磁黄铁矿 Fe1-xS 和陨硫铁,微波照射 100s 后,经酸洗处理可使煤中无机硫含量减少

97

 

%。微波照射熔融烧碱煤脱硫原理 借助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液,微波照射可

以提高煤的脱硫率。(4

 

)微生物降解法 a.无机硫脱除原理煤炭中无机硫大多以黄铁矿

(FeS2)的形态存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硫被氧化、溶解而脱除,该过程涉及两方面

的作用:一是微生物的直接作用,一是中间产物引起的纯粹化学作用。无机硫的脱除机理

如下:首先是微生物附着在黄铁矿(FeS2)

    

表面发生氧化溶解

作用,生成硫酸和 Fe2+;

而且 Fe2+被氧化为 Fe3+具氧化性,又与其他的黄铁矿发生化学氧化作用,自身被还原成

Fe2+,同时生成单质硫;单质硫在微生物作用下被氧化成硫酸而除去,显见,在这一循

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铁离子是中介体,由于微生物和化学氧化两种相互作用,加速

了黄铁矿 FeS

2

的溶解,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在于使 Fe

2+

变成 Fe

3+

的铁氧化作用以及使单体硫

变成硫酸的硫氧化作用。而中间产物(Fe

2+

和单质硫)又能被微生物用作能源,促进微生物

繁衍。

目前已知能脱除无机硫的微生物有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ridans)、氧化硫

硫 杆 菌 (Thiobacillue thiooxidans) 以 及 能 在 70℃ 高 温 下 生 长 发 育 的 古 细 菌 (Sulfolobus 

acidocardarius,Acid-ianus brierleyi)。这些细菌自铁和硫等无机物氧化中获取能量,并能固

定空气中 CO

2

而繁殖,属自养菌。它们在自然界的温泉、硫化物矿床等含铁、硫丰富的酸性

环境中生息,一般生长缓慢,较难得到大量菌体,有资料报道,利用此类细菌在实验室

烧瓶试验条件下,脱除煤中 90%的无机硫需 1~2 周时间。

微生物脱硫技术开发现状:国际上以美国为中心最早开展煤炭微生物脱硫技术研究,

美国 ARTECH 公司研究的 CBI 菌株,在实验室可脱去 18%~47%的有机硫。而美国煤气技

术研究所筛选出 IGTS7 混合菌,能脱除有机硫达 91%,使硫从 2.25%降至 0.205%,日本

中央电力研究所从土壤中分离出一种铁氧化硫杆菌,能有效除去煤中无机硫,同时在煤

水浆中添加丝状菌青霉成功地脱除煤中硫。美国、荷兰等国均报道了半工业试验成果。

国内同类研究工作刚刚起步,中国矿业大学自某矿井渗水中分离得氧化亚铁硫杆菌,

经 28℃摇振培养菌体,考察了能源条件、菌接种、氮营养及酸预洗煤等多种因素对脱硫的

影响,10g 煤样至 12d 脱硫,去除率为 35.3%~41.3%,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国外学者对煤炭微生物脱硫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开发研究,在无机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