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0m。

36. 污水在中心管的流速对悬浮物的去除有一定影响,当在中心管下部设反射板,

其流速大于 100mm∕s,污水从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中溢出的流速不应大于
40mm

∕s,反射板低距污泥表面的高度(缓冲层)为 0.3m。池的保护高度为 0.3—

0.5m。

37. 为了防止漂浮物外溢,在水面距池壁 0.4—0.5m 处安设挡流板,挡流板深入水

中部分的深度为 0.25—0.3m,伸出水面高度为 0.1—0.2m,如果池子直径大于
7m,应考虑加辐射式汇水槽。

38. 竖流式沉淀池下部呈截头圆锥状的部分为污泥区,贮泥斗倾角要求为 50

°—

60

°,采用静水压力排泥。

39. 快滤池高度包括超高(0.25—0.3m)、滤层上的水深(1.5—2m)、滤料层厚

度、承托层厚度、配水系统高度。总高一般为 3.0—3.5m

40. 冲洗水箱的水深不宜超过 3m,水箱容积一般按滤池冲洗水量的 1.5 倍计算。
41. 一般来说,污泥负荷率在

0.3—0.5 kg BOD∕(MLSS·d)范围内时,BOD 去除率

可在 90%以上,SVI 在 80—150 范围内,污泥西服和沉淀性能较好。对于剩余污
泥不便处理的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泥负荷率应低于 0.2kgBOD∕(MLSS·d),使污
泥自身氧化。

42. 曝气池根据混合液流型,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和循环混合式三种;根据

曝气池跟二沉池的关系可分为分建式和合建式两种。

43. 扩散空那个气的设备有竖管曝气设备、穿孔板、射流装置和扩板等数种,目前我

国采用较多的是穿孔板和竖流曝气设备。

44. 穿孔管上孔眼直径一般采用 2—5mm,空开于管下侧与垂直面成 45°夹角,间

距为 10—15mm,为避免孔眼堵塞,穿孔管孔眼空气出口流速一般不应低于
10m

∕s 。 穿 孔 管 氧 的 转 移 率 一 般 在 6%—8% 之 间 , 动 力 效 率 约 为 1—

1.5kgO2

∕(kW·h)。

45. 空气管的经济流速可采用

10—15m∕s,通过扩散装置只管的经济流速可取 

4—5m

∕s。空气通过空气管道和扩散装置时,压力损失一般控制在 14.7kPa 以内,

其中空气管道总损失控制在 4.9kPa 以内,扩散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故

 

在 设计中一般规定空气通过扩散装置阻力损失为 4.9—9.8kPa.

46. 滤料粒径一般为 40—100mm 滤料层厚度多控制在 2m 以内(超过两米的采用人

工通风),分上下二层充填,上层(工作层)用粒径 40—70mm 的滤料,层厚
为 1.8m;下层(承托层)用粒径为 70—100mm 的滤料,层厚为 0.2m。

47. 生物接触氧化池一般按平均日污水量设计。填料体积按填料容积负荷计算,而

填料的容积负荷则应通过实验确定;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座数不小于 2,并按同
时工作考虑;污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有效接触时间不得小于 2h;进水
BOD5 浓度应控制在 100—300 mg

∕L 范围内,当大于 300 mg∕L 时,可考虑采用

处理水回流稀释;填料总高度一般取 3m,当采用蜂窝填料时,应分层装置,
每层高 1m,蜂窝内切孔径不小于 25mm;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溶解氧含量一
般应维持在 2.5—3.5 mg∕L 之间,气、水比约为 15—20:1;为了保证布水、气
均匀,每格生物接触氧化池的面积一般应在 25m

2

以内。

48. 在高负荷生物滤池中,池壁一般应高出滤料表面 0.5—0.9m;其进水 BOD5 值

必须小于 200mg∕L,否则应采取处理水回流措施。

49. 固体废物经焚烧处理,体积一般可减少 80%—90%;而在一些新设计的焚烧装

置中,焚烧后的废物体积只是原来体积的 5%或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