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淡化水的成本在不断地降低,有些国家已经降低到和自来水的价格差不多。某些地区

 

的淡化水量达到了国家和城市的供水规模。

海水淡化历史

  21 世纪以前,反渗透膜技术都是被国外所垄断,而中国是直到 90 年代末期才开始掌
握了反渗透膜的生产技术.这个历史要追述到建国初期,当时我们国家的

领导人

经意

 

识到海水淡化的前景和将来在社会中的作用。
  早在 1958 年,石

研究员

首先在我国开展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海水淡化研究。而在

此前 1953 年美国 C.E.Reid

 

建议美国内务部将反渗透研究列入国家计划。

  随后 1967 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海水淡化会战,组织全国在水处理和分析化学、材

 

料化学、流体力学等各个学科的精英会战海水淡化。
  1970 年,会战主力汇集我

浙江省

杭州市

组织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

此期间,他们一直用电渗析技术进行海水淡化,研制成功海洋监测专用微孔滤膜,建成

——

了世界最大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

西沙永兴岛

水淡化站。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为世

 

界领军人物。
  1982 年,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经中国科协学会部批准在

杭州

立。但是,

因为经历

十年浩劫

毕竟还是衰弱下去了,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全芳香族聚

 

酰胺复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经赫然问世。
  1984 年,国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为主体,组建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
究开发中心,中国开始对膜技术重视了,但是,美国海水淡化用复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

 

经大面积商业化了,投入到了国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 年,国家为了追赶膜方面技术与世界的差距,国家科委军顶,以国家海洋局杭
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依托,组建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开始悄

 

悄研制国产反渗透膜。
  直到 2001 年,国际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行集团化分体管理,所辖
三个控股

中外合资公司

 

两个中资公司和一个研发中心。

  同年,杭州北斗星膜制品有限公司正式公开问世,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反渗透膜
产品,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中国制造、具有民族品牌的高性能复合膜元件开始投放
市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自主反渗透膜技术的国家。而杭州水处理下的杭州北斗
星膜制品有限公司也成为全球八家自主反渗透膜生产厂家之一。也称为 RO 膜。我们无法
去追究是工业文明还是人口无休止的增长使我们面临了这场水的危机:早在 70 年代中期,
由于众多的河流遭到严重污染,全世界有 70%的人无法保证卫生、安全地用水。淡水资源
的日益匮乏,使人们一再把目光投向浩瀚的海洋,只要将导致海水又苦又咸的盐类物质
从中去除,就能获得淡水

地中海

马耳他

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厂。

海水在这里乖乖地缴械投降,变成卫生的淡水,为岛上的 3 万居民和前来观光

旅游者

 

提供忠实的服务。

海水淡化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海水淡化则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才发展起来的。战后由

国际资本

大力开

中东

区石油,使这一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快速增加,这个原本干旱的地

区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中东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加之其丰富的能
源资源,又使得海水淡化成为该地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现实选择,并对

海水淡化

装置

 

出了大型化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20 世纪 60 年代初,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应运而生,现代海水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