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制作用的权重,以快速消除误差,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当

误差小时,需加大误差变化量控制作用的权重,以避免超

调使系统尽快进入稳态。根据上述规律,可设计模糊自

适应PID控制系统的模糊推理规则表。表l给出Kr的

模糊调整规则实例。其中,P(志)和血(惫)分别为位置误

差及其变化量。模糊推理规则形式为:

If P(五)=NB

and△P(是)一NM

then KP=S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原理如图7所示。

图5按键子程序流程图

图6外部中断INTO

模糊PID的参数调整值为:

K。=∑Igkzj(e)吒/∑Ukzi(e)

(1)

J;l

』=l

式中:_f为规则条件语句的条数,歹一1,2,…,咒;

讥,。(C,)为各规则语句中K。的隶属度;e为参数z所

取得的模糊子集模糊论域的中心值‘10’11|。

198

图7模糊PID控制原理

裹1

K,的模糊调整规则

NB

NM

NS

Zo

PS

PM

PB

NB

NM

NS

Zo

PS

PM

PB

在实现了电机转速的实时检测之后,就可以采用闭

环控制来调节电机的转速。转速的控制框图如图8所

示。其计算如式(2)所示:

△N=N,一N

(2)

式中:N,为由按键设定的转速;N为实际的转速输出

值。PI控制器由STC89C52RC单片机通过编程实现实

际转速与设定转速之间的控制偏差△N。

图8转速控制框图

4结

该系统研究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对非标准交流伺

服电机进行控制,有效利用单片机内部资源以及详细了

解相应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运行特性,在生产调速电机

的配套装置实际应用中,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提高了系

统的性能。

参考文献

E1]许建国.电机与控制[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8.

[2]王成元,夏加宽,杨俊友,等.电机现代控制技术[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孟武胜,李亮.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设计[J].微电机,2007,40(3):64—66.

[4]姚永平.STC89C52RC系列单片机ISP/IAP高级应用[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5(4):34—37.

[5]邬伟奇.STC89系列高性能单片机及其应用[J].微计算机

信息,2004(7):92—93.

[6]付家才.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4.

[7]王晓明.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出版社,2002.

[8]冯国楠.现代伺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0.

(下转第201页)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