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学术研究的共性是追求科学性与真理性,以真实、理性、认同、客观

性、进步、单一理论框架为价值观,力图建立一整套的科学的 共识法则 。而 70 年代以降,
在西方哲学界,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哲学思潮不断向传统的现代主义价值观发出责问和
挑战,影响所及,遍及哲学、文学、文艺批评、建筑和服装等领域。客观性、惟一性、真理性的

价值观被撼动,宏大的叙述结构被怀疑,学术研究开始更多地注重微观的、日常生活的 小

叙事 。

在建筑学领域,上述学术研究价值观的转向也同样存在。在建筑设计领域,无须赘言,人所
共知,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都曾经喧嚣一时或者现在依然发挥着它们的影响。而在建筑历
史研究领域,正如历史学科领域,新思路的影响还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可以发现大部分的

文本仍在以建筑的 器物层 为研究重点,当然这是建筑历史研究的基础,无可厚非,但当
我们的目光转向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城市建设史等学科领域时,我们会发现此类文本的写
作与中国历史的写作非常相似,体例上均采用以朝代更迭为基础的政治性写作框架,对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描述贯穿始终。这种学术研究的特点,出自于它力图建构一个完善的、
理性的、整体性的学科框架,由于这样的写作雄心,这类文本的写作在对象与材料上是有所
取舍的:在中国建筑史的写作中,宫殿、坛庙、陵墓、园林是作为首选的,而民居则是末节;
而对民居的研究文字中,民居的建筑本体为研究的首选,而居于其中的人与建筑空间的关
系则是末节。这样的取舍,分明说明以往关于民居的研究也一直是在努力建构一种宏大客观
的学术体系,而把主观的人的层面几乎完全忽略掉了。

从西方当代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方法转向,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正如在文章第一

段中所说的,通过方法与视角的更新,在聚落与民居的研究中 复原 人的社会生活与个人
生活,在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上,从宏观体系的架构转向微观的空间构成制度与人的社会
生活的对应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上;缩小叙事空间,使同一层次的研究文本呈现多样化与复
数性。

——

二、历史的场景

回溯聚落的起源

1. 聚居与聚落
人类在绝大多数场合下是聚而居之的,从原始时代的树巢土穴到后来的村镇和城市,我们
都可以看到聚居的存在和重要性。聚居的生成源于人的聚集,社会心理学认为群集是人的本
能之一。对于孤独的天生的恐惧,对大自然无可预想的恶劣条件的避让,对共同获取食物抵
御饥饿与严寒的渴望,对生存的温暖与群体安定的期待,种种主观与客观的要求决定人类
的聚群而居。人类聚群而居遂成聚落。聚落是在一定地域内,由特定人群发生的社会活动、社
会关系以及生活方式,并且由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聚落的品格往

 

往取决于构成其 边界 和中心的要素,以及构成聚落的各种其他要素的聚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