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为完全瘫痪的程度时,身体反而会利用自身的运动神经系统和韧性,尽力恢复每一种
行为的运作,以便外部影响降至最低。[6]

——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来设想另一种建筑

这种建筑将拥有改变身体运

行周期和循环周期的能力。这种建筑不是想获得一种舒适的效果,也就是说不会让身
体变得越来越懒,而会增强人类身体的塑性和韧性,以便把身体与一种先进的技术环
境整合为一体。这样,建筑就与身体的可动性、速度和运动产生直接关系,并进而促进

身体灵活性的不断发展。这便是 软建筑 及其设想的来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 软

建筑 策略会与 让建筑动起来 的策略产生局部的交叉,但是相比之下, 软建筑 更

多的会考虑到建筑与人类身体之间的互动,而 让建筑动起来 则更为强调建筑本身的
物理运动。

斯普布洛伊克在这方面提供了研究形设计实践的极佳示范,他试图将建筑与其他媒体 、
各种同步装置、视频影像、文字、房屋甚至杂志相互杂交来实现这种效果。他综合了生物
学、(脑)神经学、考古学、绘画、电影软件特效和数字基因工程方面的启示和发现而创
造出各种弯曲的建筑形态,并让这些形态处于某种生物体与数字技术之间的过渡区域

之中。斯普布洛伊克认为: 我们正在体验一种语言世界、性别世界以及肉体世界的极

……

端液态化

(我们已经进入)一种状态,一种所有事物都变得媒介化的状态,一种

所有物体和空间都与他们在媒体中的表象相互融合的状态,一种所有形态都与信息相

互混合的状态。 [7]

对身体、空间和视像的研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斯普布洛伊克首先考察了空间与身体的关系,看看身体是如何对

— — “

空 间 作 出 反 应 的 。 这 里 , 他 将 引 入 一 个 神 经 学 术 语

本 体 感 受

(proprioception),通过这个神经学术语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身体和空间的关系。
斯普布洛伊克认为,如果要解释像本体感受这样的术语,像奥立佛·

 

萨克斯 (Oliver 

Sacks)[8] 这样的专业神经学家会给我们提供切实的帮助。他所写的最著名的书《错
把太太当帽子的人》编撰了 20 个案例研究,这些案例都来自他在纽约工作时所面对的
案例。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当代神经学家也许是世界上最反对笛卡儿的思想家。他们都

对心理学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他们不相信存在漂浮在肉体之上的 自我 。也就是说,

他们不相信存在 心身分离 ,他们相信只存在一种不断反馈循环的、结构上不断变化
不断互动的复杂系统。对这些思想家来说,意识并不是投射世界的圣殿,也不是人们
观察世界的源泉。这些神经学家将让建筑师们意识到,意识只是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
一部分,只是身体自身及身体变形的一部分。[9]

对斯普布洛伊克而言, 本体感受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为他提供很多的启发。本
体感受是身体的自我知觉,但却是看不见的、无意识的。本体感受是人运动时所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