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验证明,选择一些新人和

“闲人”组成的 QA 部门往往只能构成形式上的 QA 组织,却不能

胜任企业对质量体系寄予的重任

——保证逐步实现产品零缺陷、工作零错误。那么,企业应

该选择什么样的人来担任

QA 才能有效地行使 QA 的职能?

1. QA 应该具备的能力
在选择合适的

QA 人选时,企业应首先考虑他们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否满足组织和岗位的

要求。具体而言,可以从软能力、

项目管理

经验、软件工程经验、项目业务知识,以及对过程

体系的熟悉程度等方面来考察。

“软能力”是指创新、团队精神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

的素质,软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它的形成则
更多依赖于自我修炼。这好比我们在政治课上能学到政治常识,却不一定能提高政治觉悟一
样。

QA 人员如果没有实际参与过项目/产品的开发,没有从事过

项目管理

工作,或是从有些

部门抽调来的工作相对比较

“轻松”的人员,即便他们熟读背诵了整个过程体系,仍然很难

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合格的

QA。

企业由于成熟度和企业文化的不同,对

QA 的期望也很不同。比如一个沟通协作差、部门墙

林立的企业,

QA 的软能力,尤其是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可能是最重要的要求;对于一

个高过程成熟度的企业,对

QA 的要求则不仅仅是对过程体系的熟知,而要求 QA 同时具

备深入的业务领域知识,并且是一位度量分析的专家。
2. EPG 和 QA 人员的 7 种素质
EPG,即工程过程组,是过程改进的主体,QA 是过程改进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应该
具备以下

7 种基本的素质:

  

1. 真正相信过程改进-只有发自内心的相信才能感染别人。

  

2. 自我激励-即便身处逆境,也可以克服不良情绪振作起来。

  

3. 不畏惧失败-我们的任何工作在第一次做时不可能完美。

  

4. 引导和激励其他人-只有几个人的改变不代表整个组织的成功。

  

5. 分清工作轻重缓急层次清晰-平衡工作的长期目标和短期利益。

  

6. 不断充电-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

  

7. 开心地工作。

五、总结
企业在建立

QA 组织时,应根据自身的需要,考虑到企业文化、成熟度等级,以及可获得的

资源等因素,因地制宜。

“抓壮丁”式地选择 QA 人员,绝无利于企业的质量体系发挥作用。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

QA 组织形式,QA 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

良好地运作,从而现产品零缺陷、工作零错误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