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机零件、电视机;

流程

材料

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一般是连续生产,状态可以是

液体、气体、粒子、线状、块状或板状等。如:润滑油。

4)顾客:顾客是指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5)体系: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6)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质量特性,将

“要求”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作为评价、检验和考核的依据。它包括:性

能、适用性、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环境、经济性和美学性。质量特性有

些是可定量的,有些是不能够定量的,只有定性,实际工作中,将不定量的特性转换为可

定量的代用质量特性。质量的适用性就是建立在质量特性的基础之上的。

产品质量特性分为:

内在质量特性:如结构、性能、精度、化学成份等;

外在质量特性:如外观、形状、色泽、气味、包装等;

经济特性:成本、价格、使用费用、维修时间和费用等;

商业特性:交货期、保修期等;

其它特性:安全、环境、美观等。

服务质量特性是服务产品所具有的内在的特性。可分为五种类型:

可靠性: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

响应性:帮助顾客并迅速提供服务的愿望;

保证性:员工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

移情性:设身处地的为顾客着想和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注;

有形性:有形的设备、设施、人员和沟通材料的外表。

根据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通常将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

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

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次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

品功能的逐渐丧失。

质量概念的发展

符合性质量的概念:以

“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适用性质量的概念: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