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足建筑功能要求,做到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层高、层数等平面关系和体
型除满足使用要求外,还应尽量减少类型,尽可能统一柱网布置和层高,重复使用标准层。

 

2、高层建筑控制位移是主要矛盾,除应从平面体型和立面变化等方面考虑提高结构的总体
刚度以减少结构的位移。在结构布置时,应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刚度,加强构件的连接,使
结构各部分以最有效的方式共同作用

; 加强基础的整体性,以减少由于基础平移或扭转对结

构的侧移影响,同时应注意加强结构的薄弱部位和应力复杂部位的强度。

 3、在地震区为了

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的不利影响,如扭转和应力集中效应,建筑平面形
状宜规正,避免过大的外伸或内收,沿高度的层间刚度和层间屈服强度的分部要均匀,主
要抗侧力竖向构件,其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筋量的改变不宜集中在同一楼层内,
应纠正

 

“增加构件强度总是有利无害”的非抗震设计概念,在设计和施工中不宜盲目改变混

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等级以及配筋量。简单地说就是使结构各部分刚度对称均匀,各结构单
元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规则,立面体型应避免伸出和收进,避免结构垂直方向刚度突变
等。平面的长宽比不宜过大,以避免两端相距太远,振动不同步,应使荷载合力作用线通过
结构刚度中心,以减少扭转的影响。尤其是布置楼电梯间时不宜设在平面凹角部位或端部角
区,他对结构刚度的对称性有显著的影响。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震发生具有随机性、强破坏、伴随余震次数多等特点,给社会带来巨大的
损失,而建筑抗震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结构工程师在规划高
层混凝土建筑结构时,应该充分研究以往地震对建筑作用的资料,在个面了解建筑的施工
技术、工艺流程、管理、经济、实用性能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增强其结构的抗震性
能,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参考文献: 

  

[1]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陈国宇.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问题[J].福建建筑.2008

. [3]陈其春.框架剪力墙结构

设计中两个技术性问题的探讨[J].福建建筑.2013,(01):11~15.

 

  

[4] 卢谦,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5] 

黄景瑗,土木工程施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