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焊接管口法兰及油嘴。法兰焊接工位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或混合气保护焊的自动焊机和焊
接机器人(如厦门思尔特提供缸筒焊接专机)。由于油嘴与缸筒外壁对接焊缝焊高变化范围
较大,采用普通自动焊机难以达到焊接,一般企业采用人工焊接或机器人焊接。

 

  

3 活塞杆加工工艺及装备 

  

3.1 活塞杆车削加工 

  活塞杆车削加工包含以下几道工序:车端面及打中心、外圆粗精车及活塞位加工。采用
卧式车床加工即可。但采用卧式车床存在以下问题:

1)若工件长度较长,检测不变;2)工

件车削过程中需要反复调头,工人操作量大。

 

  活塞杆在粗车工序前可增加一道专门端面加工工序。目前国内传统铣端面打中心孔专机
一次装夹完成两端面中心两道工序任务。但采用该工艺存在端面工件外圆与端面交界处易出
现飞边的问题,如果不去除影响下道序粗车外圆工序;粗车加工仍需要掉头加工另一头。为
解决以上问题,

MAG,DANOBAT 公司不约而同地在铁路系统生产线车轴加工设备中增加

了一个双面加工专机。该类设备在传统铣端面打中心孔专机的基础上,增加了钻扭矩孔和车
轴颈工序。两个公司设备区别在于

DANOBAT 公司的 SM AXLE ENDS MACHINE 采用两台

卧式加工中心对置布置,所有刀具均在刀库内;而

MAG 公司则在 VDF 450 FC 车削中心基

础上,增加了两端可转位

6 刀位刀塔。经过上述设备加工之后,工件可在车床上完成粗精车

加工而不用调头加工,中间接刀。

 

  活塞杆加工工艺精车工艺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表淬前精车工件外圆及活塞位,表
淬后精磨活塞杆外圆、活塞位及活塞位轴肩;另一种是采用表淬前精车外圆、粗车活塞位,
表淬之后再精车活塞位及活塞位轴肩,最后磨外圆。上述两种工艺均采用热后精加工工艺流
程,保证活塞位及外圆的同轴度。相对而言采用后一种工艺,效率更高,如小松活塞杆就采
用上述加工工艺。

 

  

3.2 杆头焊接 

  所有工程机械液压缸活塞杆杆头焊接均可采用气保焊。但是,气保焊速度慢,焊接废气
及弧光,影响生产环境。而摩擦焊不存在焊材费用、焊缝强度接近母体、无任何声、光、气、辐
射污染,焊接速度快等优势,逐步应用在活塞杆杆头焊接工序。以挖机活塞杆为例,采用摩
擦焊焊接时间

2~3min,若采用普通环封焊接接近 10min。 

  摩擦焊机在活塞杆生产线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生产环境。

 

  

3.3 镀前、镀后精加工 

  活塞杆电镀前、后需进行外圆精加工。电镀前精加工为避免工件表面的粗糙度较大,造
成工件表面电位差造成电镀不均匀、出现针孔等现象,电镀镀后抛光使工件达到表面粗糙度
要求(

Ra0.4)。 

  电镀前精加工一般采用两种工艺及装备

 

  一种工件杆头小于杆径(如支腿油缸)和后焊杆头(如起重机伸缩缸)的工件可采用
无心外圆磨磨外圆,然后使用通过式抛光机的工艺布置;另一种普通产品则采用外圆磨加
双顶式抛光机,普通双顶式抛光机采用双抛光头(千叶轮、砂带抛光头),一般一次装夹可
完成工件。

 

  

4 工件转运设备 

  在主机厂主要加工设备水平的趋近的情况下,工件转运设备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
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加工工件重量较大(一般超过

30kg),且中短油缸加工工位密度大,

为提高起吊设备密度,常采用

KBK 或者单轨葫芦作为上下料的主要工具。工序间的转运则

可设置固定料架,操作工利用

KBK 设备往返取料。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典型工艺及装备的介绍,分析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