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测绘学的基础知识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地球椭球

——参考椭球体(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地面点位的确定(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与坐标转换(重点、难点)
地面点的高程(重点)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一般了解)
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一般了解)
 

2.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自然形体与表面

人类认识赖于生存的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最早认为天圆地

方,直到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提出地球球形的概
念,之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圆形地影事实,证实了地圆说。到 17 世纪
末,牛顿在研究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时,认为地球应是一个赤道略为隆起,两
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1733 年巴黎天文台派出两个考察队,分别前往南纬 2°的秘鲁
和北纬 66°的拉普林进行大地测量,结果证明了牛顿的推测。20 世纪 60 年代后,随
着卫星大地测量的发展以及测绘技术的进步,现已精确地测出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
6378.14 千米,极半径为 6356.76 千米,赤道周长和子午线周长分别为 40075 千米
和 39941 千米,北极地区约高出 18.9 米,南极地区低下去 24-3 米,地球像一只倒
放着的大鸭梨。地球表面上分布有陆地与海洋、高山与峡谷、丘陵与平原,陆地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 8848.13 米;海洋的最深处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
低于海平面 11022 米。因此,地球的形状是一个十分不规则的球体,地球表面是一个
十分不规则的曲面,两者都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加以表达,也就无法处理测量与制
图中的数学运算问题。为此,人们就设法寻求既能代表地球的形体,又能用简单数学
公式加以表达形体,以便于测量与制图数据的处理。
 
2)大地水准面与大地体
 水准面——自由静止的水面。
特点:处处与重力方向正交、是重力等位面、有无数多个。
 

大地水准面——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延伸到大陆与岛屿的内部形成的一个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重力的方向线即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由于地表起伏和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导致处处与铅垂线相正交的大地水

准面仍然是一个有微小起伏的不规则曲面。
 

大地 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最接近于地球的形体,能代表地球的形状和

大小,但其形状仍然是不规则的,不能用简单数学公式加以表达。

S

S

N

N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