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天下测绘是一家

  又是莺飞草长时,满目春色枝头来。不知不觉中,2012 年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而同
样悄然来临的,是中国测绘报 20 华诞的征文活动。20 年来,中国测绘报从最初的单色四
版到现在的丰富多彩,像极了一个呱呱坠地的黄毛丫头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花枝招展的

 

大姑娘。

  作为报社一名忠实的读者和曾经的记者站站长,我和许多老记们一样,对她有着深
厚的感情,而这份深厚感情的基础就是报社的领导、编辑们和各地记者站的同仁之间深厚
的友谊。报社把各地记者站紧密联系起来的同时,也把全国测绘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

 

所亲历的与记者站关联的三件事情至今难忘。

  第一次感受她的魅力是在 1996 年,当时我是报社的通讯员,但是对报纸并没有非常
感性的了解。那年初夏院组织党小组成员赴扬州开展活动,当时上海到扬州还没有高速公
路和跨江大桥,由于我们是自行出发,宣教处处长、上海记者站站长吴定凯自告奋勇去了
解有关信息。我问老吴,你在扬州可有熟人?老吴回答没有,但是江苏记者站有熟人。于
是老吴打电话给江苏记者站站长潘黎明,询问扬州有关情况。本来也就是咨询一下,哪知
老潘听说上海院党委书记陆洁中也随队前往,十分重视,立刻向江苏局局长 祥林汇报

?

不曾想 局长更加重视,带领局相关领导驱车直奔扬州,与我们在扬州会合。两位领导一

?

见如故,共话两地测绘大计,洽谈甚欢。我们的一次党小组活动在两位记者站站长的不经
意撮合下,变成了上海院和江苏局的高层会晤。正是这次高层会晤,拉开了上海院和江苏
局合作交流的新序幕,两家单位的伙伴关系上升到一个更加亲密的层面。陆书记事后多次
说起, 局长的真诚和热情让他非常感动,而 局长对测绘事业发展的大气境界也让他

?

?

 

敬佩。

  第二次受惠于她是 2003 年初冬,上海院文学小组结合院十年扶贫助学活动,计划到
河南采风。文学组组长高崇朴负责活动组织安排,她计划在郑州测校与助学对象交流,同
时请《中国测绘报》副刊上赫赫有名的《黑子》的作者、时任郑州测校纪委书记的朱凤喜老师
谈谈文学创作的体会。我同朱老师也是因中国测绘报而相识,因而成为好朋友,所以一到
测校,老友相见分外高兴,在完成计划中的交流后,朱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惊喜,邀请了
大名鼎鼎的陈鲁民教授给我们上课。陈教授的杂文常见诸中国测绘报副刊,同时也在上海

《解放日报》等报刊多有发表。我们一行有幸与陈教授同室交流,文学小组的年轻人都是文

学爱好者,平时为上海院《拙园》杂志写稿,对于写作的问题源源不断,陈教授一一作答。
两个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临别时,陈教授还热情地赠送了我们亲笔签名的杂文集《冷眼

 

热风》。

  第三次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 2005 年我自己带队去西安学习。那年国家局组织
珠峰高程复测,中央电视台和中央各大媒体进行了大规模宣传活动。我在电视上观看了直
播,心中充满对国测一大队的崇敬之情。当时我刚离开记者站回分院工作,正在思考着怎
样带出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特别想到一大队去学习取经。然而一大队是我国测绘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