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学习课程的体会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

理活动过程。通过激励,能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
出色地实现既定目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运用激励手段,对于调动学生
潜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存动机,建设团结、和谐、进取的班集
体,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个人的需要是有效激励的前提,激励是以人的内部需要为依据,并以需
要的满足来驱动个体完成某种行为。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人的
行为的原动力,因而需要激励在激励机制中是第一个要素。在班级管理中,班
主任或班干部应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来激发其积极性。
  1、归属需要。学生总是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似
乎是自然而然的,如班、组的归属,这没有激励作用;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则
要经过主观努力,如团、队组织的归属,学生会的加入等的归属,这就具有了
激励作用。因而,应该让学生主动报名参与自己想参加的班级中的某些事物,
教师对其进行分组和分工。学生身上的激情得到了满足,工作带劲了,人也变
得能干了,更自信了。
  2、情感需要。学生情感需要一般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怀
和喜爱,一是希望得到同学的温暖和友谊。这两个方面情感需要的满足可以极
大地唤发出积极性。
  3、自尊需要。学生的自尊心都是很敏感很强烈的。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才
可能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4、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推动着学生奋发努力。每个
学生都有成就需要,但强弱不同,因而推动力大小不同。成就需要强的学生,
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而成就需要弱的学生进步就不明显。这就要求在进行
班级管理的时候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成就需要。
  5

、发展需要。人的最高需要是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就学生而言,还是称为

发展需要 为妥。因为学生的全部行为活动的意义在于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每

个学生都有这种需要,他们都希望在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
潜能,使自己不断成长。这正是班级管理者可以最广泛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