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德才兼备:成为任何组织都愿意重用的人才

德才兼备是全世界无数组织千百年来都遵循的价值观、人才观,其本质是要求员工的一切行为都要做到有德、有才,两者兼备,不可缺一,而且是德在前,

 

才在后。事实上,一个人的才能越高,德与才的关系就越密切、越重要。德不仅由才所体现,而且为才所深化、升华;才不仅由德所率 领,而且为德所强化、

所激活。因此,要想成为组织重用的人才,就必须做到德才兼备。

第一部份: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能力建设比较重视,知道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里,能力是基础,是本钱,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但

对品德就不那么重视了,认为品德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对自己没有多少实际价值。这种思想认识是十分错误的。对于一个人而言,能力固然必不可

少,品德也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品德也是能力。

第 1

 

节:第一章 德才兼备,用人的

第一标准(1)

  第一章

  德才兼备,用人的第一标准

  1. 德才兼备:千古用人第一标准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用人哲学都认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栋梁,有德无才的人也可使用,有才无德的人坚决不可使用,至于

二者皆无之辈,当然是"垃圾"了。

  关于德与才的关系,历史上绝大多数政治家、思想家都主张德才兼备的原则。

  先秦诸子中,墨子极力倡导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他认为:"夫义道术学业仁。义者,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以修

身,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则止,此君子之道也。"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一个善于用人的大家,他提出了"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的响亮口号。他的人才观主要内容是"德、才、学、识、能、

忠、义、信"八个字。"夫治世为大德,不以小惠。"诸葛亮认为"德"包括五个方面:"一曰禁暴止兵","二曰赏贤罚罪","三曰安仁和

众","四曰保大定功","五曰丰挠拒谗"。(《诸葛亮集》,中华书局 1960 年出版,第 76 页)在这里,诸葛亮把"德"的概念具体化为

对国家与阶级利益的行为准则,而不是上下级之间的恩怨和利害关系。所谓"大德之行,天下为公",考验"德"的真伪标准在于"公"。以

公利为核心的德政,事业兴旺发达;以私利为核心,则无德政可言,终将导致事业的衰败消亡。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

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从德和才两方面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他主张用人应

以德为重,这样才能用君子而不用小人。司马光分析人们选拔人才时往往重才轻德的原因,是由于有德的人被人所敬畏,而有才的人

一般被人所喜爱;对所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所敬畏的人则容易疏远。因而考察和选拔人才时往往只看到了才能方面,而忽略了品德

方面。他提醒后人说,这样的历史教训太多了,"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

哉!"(《资治通鉴》卷1,中华书局 1950 年出版,第 15 页)。

  有才无德之人不能重用,有德无才之人予以培养,等其展示才华之后,再予以使用。德才兼备论首先倾向于德,只要品德高尚,

才干尚可之人,就可以重用。持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清朝的曾国藩。曾国藩用人讲究品行,其次才考虑才干。同样,他采用这种用

人方式,也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曾国藩曾讲:"有才无德,近于小人;有德无才,近于愚人;与其有才无德近于小人,不如有

德无才近于愚人。"这段话也反映了曾国藩既强调德才兼备,又注重以德为先。

  从古人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第一,论才必须以德为本,因为德是才之帅;第二,无才而不任,因为才是

德之资,否则,德就是空的;第三,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贤"呢?那就是德才兼备的人。任人唯贤,既不能唯德是举,也不能唯才是

举,必须是德才兼备。

  只讲德,不讲才,有德无才的人,没有专长和能力,工作没有创造性,工作成绩平庸,不是我们所讲的人才;只讲才,不讲德,

有才无德的人,只会钻空子,干坏事,损害他人的利益,也不是我们要求的人才。所以选用人才,一定要坚持选那些品德好,具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