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
 

  

   

第一章

不要干预中国

------------------  
    

  

内容提要:世界政治斗争的新特点:对内政的干预。

中国是一个控制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吗?国际干

预四原则。对中国失败的干预,原因及后果。毛泽东与邓小平。经济发展过程中断是干预中国的最佳切入点

   

吗?中国的政治改革是一个自然的成长中的过程。
    世界冷战格局被打破以后,令各国政治领袖们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的一个严酷事实是:冷战时期建立

起来的国家间关系的一系列准则也随之发生了动摇。就如同夫妻分室而居而家庭完整又必须维持,家庭成员
之间必然要为维持这种尴尬的平衡建立一套行为戒条,当夫妻终于和解或因一方死亡家庭不复存在,这些行

为戒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父党或母党的成员仍将继续引用这些旧戒
条作为庇护自己的武器,而如果这些旧戒条由于长时期实行已经成为家庭道德的准则,那么家庭冲突的新形

   

式就是新旧道德规范之间的较量与碰撞。
    不难理解,当握有足够几次毁灭地球人类的核武器的两大军事集团尖锐对峙时,当世界上的所有国家

或地区部分属两大集团的势力范围或利用这种对峙得以保持中立时,世界处于平衡状态。这时维护人类安全
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维持平衡。、维护人类自身的安全,人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戒条作为行为规范。其中,国

家间关系准则是最重要的行为规范的内容。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对方的独立和领土完整,构成了

   

国家间关系准则的要点。
    一旦冷战结束,上述各原则立即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力量。当美军出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时,我们

在国际上仍能听到虽然微弱但很清晰的 不许干涉内政 的呼喊;当美国人对利比亚进行经济封锁时,这种

呼喊已经变成了有气无力的呻唤;最后,对战败的伊拉克内政的干涉、制止索马里内战、检查北朝鲜的核设
施、出兵柬埔寨以及制止波黑共和国的内战等行动,已成为全球各大国和所有国际团体的统一行动。虽然这

   

些行动全是针对一国内政的,但是没有任何国家一内政不容干涉、主权不容侵犯为理由加以反对。
    

   

旧的国际秩序不复存在,旧的国家间关系准则必将为新的国家间关系准则取代。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很深的误解,除了政治家们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完全不能相互信任之外 ,

   

在社会一般公众的心目中,对方的政治行为和思维方式也是明显荒唐而不能理解的。
    1989年夏季的北京事件发生以后,北京的一位中学生的文章被纽约的报纸转载了。这位15岁的

少年对国际社会的联合制裁行动表示了深深的不理解和强烈的愤怒。他说: 中国的事情只有中国人自己才

能解决,你们为什么要横加干涉呢? 少年的文章以更强烈的指责结束: 我们的家庭正在平静地生活,邻
居们为什么不愿与我们和平共处,反而要干预它,破坏它,挑唆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呢?难道我们没有

”   

权力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吗?
    少年的意见天真而又直率,他的话显然比中国官方的郑重声明之类的东西更强烈地震动了西方公众的

心。面对孩子的呼吁和指责,西方公众的心情是复杂而又沉重的。但是这并没有促使西方社会公众去反思自
己的行为,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对中国事务进行干预的决心和行动。他们说,必须挽救中国的下一代人。 

    在不同社会生活的人们常常就一般性道德问题产生完全相反的判断,这不仅仅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促

成的,更主要的是由对事物本质的不同见解造成的。干预邻居的事务,究竟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就是这件事

   

情(指对中国的制裁行动)的本质所在。
    西方国家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预,被中国一般民众和中国的政治领袖们看作是老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

心的表露,是与经济侵略、文化侵略并行的政治侵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一部分真实。因
为自1840年以来的100多年间,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发动的几次对华战争中曾大肆掳掠了中国的财富、

领土,而在中国共产党政权建立前的三年内战时期,美国作为调停人出现在国共两党之间时,其所作所为不
是大失公允就是公然偏袒一方,而这种偏袒又由于被袒护的一方在战争中彻底失败而使美国的形象受到严重

损害。以后,对 帝国主义 的这种认识又在朝鲜半岛战争、印度支那战争以及台湾海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上得到证实并进一步强化,从而成为中国公众及其政治领导人的传统的政治心理。当他们带着这种仇视或被

虐心理去看待国际社会的对华政策时,得出的结论因为带有历史伤痛的印记而往往偏离这些政策的初始用心

   

和目的,从而构成中国和国际社会的长期隔膜的格局。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的政治运作主要由共产主义的扩张与反扩张、对共产党执政国家的遏制

与反遏制的斗争作为主流性内容,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例证来说明国际社会(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社会)对华政策的善意性以及这种善意被粗暴曲解的情况,一切政策都带有冷战、颠覆、利用的痕迹。
但是美国于1971年尼克松总统任内主动打破僵局,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在以后给予中国贸易最

惠国待遇,并在中苏发生全面对抗的紧急时刻美国帮助并保护了中国免遭苏联的大规模军事袭击,这些事例
虽仍有战略利用之嫌,但是带给中国的好处却是明显的。给邻人以好处,帮助它的发展,应该被公正地评价

   

为善意行为。
    干预中国,是不是善意行为?1989年北京事件以后,国际社会对中国进行联合制裁,公开干预中

   

国的内部事务,甚至极不光彩地支持他内部的不得人心的青年反叛者,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 国际干预的原则及其出发点
    西方的现代安全概念几乎全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痛苦经历的总结性认识;二,

 

对核武器时代毁灭性全球战争的恐惧及防止手段。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是痛苦的,阿道夫·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徒的出现,竟能够轻而易举地把全世界

都拖入一场血与火的战乱,人类为自己的这一次错误付出了3亿人的生命代价。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希特勒
所处的时代仍可称为相对的冷兵器时代,他用以屠杀人类的工具还仅限于坦克加大炮再加螺旋推进式飞机。

   

类似的错误如果发生在今天,其结果必将是人类自身的完全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