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棉纺印染工业废水处理三大方法推荐

一、生产工艺及废水的产生

  (一)生产工艺

  棉纺织产品主要是由棉花或棉花与化学纤维混合后经过纺纱、染色(或印花)、整理

等工序生产出的产品。有纯棉(白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产品和棉混织产品(白

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棉混纺织产品中化学纤维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均超过

棉花的数量)。棉及棉混纺织产品可分为薄型织物(普通白布及染色布)及厚型织物(绒布、

灯芯绒布)两种。根据织造方式的不同,棉及棉混纺织产品可分为机织产品(由经纱和纬

纱相互交错而织成的产品)和针织产品(由针将纱线钩成线圈,再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

织物产品),除了染色前处理过程略有不同之外,其染色及印花工艺基本相同。

  (二)废水来源

  棉纺织工业废水主要来自染整工段,包括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和

整理等。织造工段废水排放较少。
  (1)退浆废水棉织物上的浆料和纤维本身的部分杂质在漂染前必须去除。退浆废水一

般占废水总量的 15%左右,污染物约占总量的一半。退浆废水是碱性的有机废水,含有

各种浆料分解物、纤维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废水呈淡黄色。退浆废水的污染程度和性

质视浆料的种类而异:过去多用天然淀粉浆料,淀粉浆料的 BOD5/CODcr 值为 0.3~
0.5;目前使用较多的化学浆料(如 PVA)的 BOD5/CODcr 值为 0.1 左右;近年来改性

淀粉逐渐有取代化学浆料的趋势,改性淀粉的可生化降解性非常好,BOD5/CODcr 值

为 0.5~0.8。

  (2)煮炼废水为保证漂白和染整的加工质量,要将纤维中的棉蜡、油脂、果胶类含氮

化合物等杂质去除。煮炼工艺一般用烧碱、肥皂、表面活性剂等的水溶剂,在
1200C、pH 值 10~13 的条件下对棉纤维进行煮炼。煮炼废水量大,呈强碱性,含碱浓

度约 0.3%,废水呈深褐色,BOD 和 COD 均高达每升数千毫克。

  (3)漂白废水漂白工艺一般采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双氧水)、亚氯酸钠等氧化剂去

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有色杂质,使织物漂白。由于双氧水在漂白废水中几乎完全分解,

而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等含氯漂白剂的大部分氯又在漂白过程中被分解,所以漂白废水
的特点是量虽大,但污染程度小,BOD5 和 CODcr 均较低,基本上属于清洁废水,可直

接排放或循环使用。
  (4)丝光废水丝光处理是将织物在氢氧化钠浓碱液内浸透,目的是提高纤维的张力强

度,增加纤维的表面光泽,降低织物的潜在收缩率,同时增加与染料的亲和力。丝光废
水含氢氧化钠 3%~5%,一般通过多效蒸发蒸浓回收后,先供丝光应用,再用于调配煮

炼液、废碱液和用于退浆。所以丝光废水实际上很少排出,它在工艺上被多次重复使用,
虽经碱回收,但碱性仍很强,BOD 却低(但仍高于生活污水),其污染程度根据加工漂白

布或本色布而异。加工漂白布时,织物先经漂炼后再丝光,污染程度较低;加工本色布
时,退浆后直接丝光,致使原来进入煮炼废水的纤维杂质转到丝光废水,相应提高了污

染程度。
  (5)染色废水染色废水的特点是水质变化大,色泽深,主要的污染源是染料和助剂。

不同纤维原料需用不同的染料、助剂和染色方法,加上染料上色率的高低、染液的浓度
不同、染色设备和规模不同,废水水质变化很大。一般染色废水的碱性都强,特别当采

用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时,pH 值高达 10 以上。染料本身的 BOD 均较低,COD 却要高

得多。染色废水中的许多物质不易被生物分解,生物处理对印染废水的 COD 去除率仅

60%一 70%,脱色率也仅 50%左右。

  (6)印花废水印花废水污染物主要来自调色、印花滚筒、印花筛网的冲洗水,以及后

处理的皂洗、水洗、洗印花衬布的废水。印花废水的污染程度很高。此外活性染料应用
大量尿素,使印花废水的氨氮含量升高。

  (7)

 

整理废水 整理废水除花衣毛之外,尚含有多种树脂、甲醛、表面活性剂等,但

废水量较少。

  二、清洁生产
  根据棉纺印染各加工工段所使用的化学品种类,可以了解相应排放废水的水质及其

成分,这是选择废水处理方法的依据,更是找寻工艺改革、清污分流、原料再利用等一
系列清洁生产方式的重要依据。许多成功的实例说明,结合生产工艺的改革,可以杜绝

原料的流失和浪费,而很大程度上减轻后续废水处理的难度。同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其
处理效果因印染加工工艺采用不同的化学品(尤其是采用不同的浆料和染料)而相差极为

悬殊。对于同一种纤维原料,所使用的化学品成分决定了废水的性质。在回收利用方面,
可按水质特点分别回收利用。漂炼废水和染色印花废水要分流,漂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