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

       

职场 潜规则 :

 

复合型人才最吃香!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双学位、在外省媒体工作过一年多

暗自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分量,小马颇有把握

地挤过人群,递上了自己的简历。

    5

 

分钟后,他被委婉地拒绝了。

    人才市场一名工作人员说,这次招聘,就数这家公司展位前最热闹,从进场后一个小时,已经有差不多
四五十个人到这家公司投简历了,还有几个名校毕业生,可都无一例外地被拒。

    招聘的职位有点怪
  这个让大家趋之若鹜、却又要求颇高的职位,有个新奇的名字:企业记者。设点招聘的是宁波意塑管材
有限公司。

   年薪 6 万到 10 万,中文或新闻等相关专业毕业,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能适应驻外工作,有较强沟通

和表达能力,有管材行业信息基础者优先。

    这些条件,看起来并不难达到。但自视颇有竞争力的小马竟然没入招聘单位的眼,而且比前一个被淘汰者
用的时间更短,这让他有点不服气。

    应聘单位只问了他两个问题:写作水平如何?对管材行业有多少了解?

    小马第一关轻松通过,却在后一关被卡住了。

    企业记者是干什么的

    负责现场招聘主管叫刘宏元,一头白发,在人群中显得特别醒目。据他介绍,这次一共要招 30 个企业记者,
他们要承担的,是信息采集任务。

   “公司在全国有 30 多个分支机构,这些记者将被分派到每个分支机构了解情况,每天定量发稿。内容主要

涉及和反映分支机构的运作和经营状况。

    生产、营销、推广哪些渠道不畅通、哪些问题久而未治、分支机构对公司决策有何评价等,除了涉及公司核
心机密以及重要决策的内容外,企业记者都必须及时报道反馈到总公司。

   “这些笔杆子要做的,就是将各地分部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到总部,以期及早解决问题。可以说,他们某

种程度上还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刘宏元说。

    为什么那么多人被淘汰

    “很多求职者都有个误区,认为只要满足岗位所需的硬性条件就够了。其实这些硬性条件后面,我们还有

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量。

    刘宏元解释说,有的人可能写作能力很强,但不了解行业状况,或者这类公司的运作流程。有的人呢,比
较了解行业运作,但文字功底又差了点,恐怕会文不达意。所以,最后录取的人,有可能看单方面能力,都
算不得出色,但组合起来,却是最有力的。

    刘宏元说,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为防止出现记者因某种原因偏袒当地分支机构,报喜不报忧,每隔
一段时间,每个分支机构的记者都会相互调换。而一旦被总部总裁办设立的巡查组知道记者反映的情况不实,
将立即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