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招专业人才,上一览英才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
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
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是建筑业从分
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过程,是
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可概括为 四化 :一是设计标准化,这是建筑工
业化的前提。要求设计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构配件设计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做到系列
化、通用化;二是构件部品化。采用装配式结构,预先在工厂生产出各种构配件运到工地
进行装配;混凝土构配件实行工厂预制、现场预制和工具式钢模板现浇相结合,发展构配
件生产专业化、商品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预制装配程度。在建筑材料方面,积极发展
经济适用的新型材料,重视就地取材,利用工业废料,节约能源,降低费用;三是施工
机械化。这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即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良工具相结合,有计划有
步骤地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四是管理信息化。这指运用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从设计、
制作到施工现场安装,全过程实行科学化组织管理,这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

  长期以来,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慢,与其他行业和国外同行业相比,大多
数企业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低,施工效率差,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事
故居高不下,工程质量通病屡见不鲜,建设成本不断增大。在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中,在工程建设高潮的今天,建筑业企业必须从提高施工工效、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劳动
者工作强度的角度出发,在全面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上下功夫,尽快接近和赶上国外先进
施工技术水平。要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依靠科技进步,用设计标
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来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

  一、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我国预制混凝土结构研究和应用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直到 80 年代,在工业与民用
建筑中一直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90 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民用建
筑中的应用逐渐减少,处于相对低潮阶段。进入 21 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
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能源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越发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
益严峻,原来建立在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基础之上的建筑行业,正在面临劳动力成本不
断上升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效率与
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生产率低。我国建筑产业的人均
年竣工面积仅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 1/4~1/5;二是建造效率低。同样一栋 18 层的
住宅,国内以毛坏房交付,需要 13~14 个月的建造时间,类似日本的发达国家以精装
修房交付,仅需要 9~10 个月时间;三是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偏低。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
低,无标准化、流程化作业;四是质量稳定性差。传统施工方式容易受气候、人力、环境等
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五是劳动力紧缺。民工荒已成建筑行业的普遍现象;六是劳动力素
质及专业性不高,缺乏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