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纸的发展历史与作用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同时,纸也是文房四宝之一。

    古书有东汉蔡伦造纸之说,这一说法至今尚有争论。从目前的出土文物及资料来看,
在西汉墓葬中已发掘远古的纸张。当时的纸是动、植物纤维的混合体,这些纤维碎末经过
再加工就被制成了纸张。自东汉起,造纸技术经过改良,人们仅利用植物纤维就可以制成

 

薄纸。
    可以推断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在造纸术的改良方面有所贡献。他发明了用树皮、麻、

破布、鱼网等材料造纸的技术,并将造成的纸献给了皇帝。因此人们又将这种纸称为 蔡候

”  

纸 。
    造纸术的发明,带动了笔、墨、砚的发展。造纸术传至东南亚、欧洲及阿拉伯国家,推动
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西汉是麻纸的萌芽阶段,产量不太大,产地不广,仍不足以代替帛简。汉罗布淖尔纸上,
看到有被压光的痕迹。可见纸的压光自西汉即已开始。
    1986 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古纸,还有陕西西安、挟风及甘肃居延出土
的西汉麻纸是否属于纸,学者们为此争论不已。该纸的厚度和纤维分布不均,称为麻纸。

 

麻纸在汉至唐近千年间,一直是我国书写绘画的主要用纸。
    真正意义上的宣纸要属南朝时安徽歙县等地出产的一种银光纸,当时梁武帝的咏纸诗

 

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 足以说明当时的造纸水平。

隋唐是造纸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纸品种和式样都基本形成,且出现了对纸的染色工
艺。唐代较有名气的纸有扬州麻纸和以青檀树皮为原料制成的宣纸,还出现了一些新品种。
 
    到了宋代,竹、褚皮取代麻而成为主要的造纸原料。此外,木棉也作为材料用于造纸。
随着印刷业的兴起,发明于晋代适宜印书的竹纸大为盛行。此外,纸的加工技术也得到了
不断提高,除细琢外,加工中还配以蜡糨、黄檗、胶、矾、颜色、金银辅料,使纸更为光润、

 

平滑、美观。
    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继续发展。笺纸、宣纸的制作工艺日趋精湛。在制作工艺上,除
施胶、加矾、加蜡、染色、印花、砾光、洒金银等技术,人们还采用豆板、拱花的印刷方法,制
造出各式工艺精美的笺纸。清代,宣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其产地扩大,名目众多。除玉
版宣、罗纹纸、六吉纸、夹贡外,还有不少特制纸,如南禹县布纸、湖南来阳棉纸等,到了

 

清代末年,机器造纸技术引入我国,造纸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旱滩坡纸出土后,已裂成一些碎片,最大的约为 5×5 厘米,存在于木牛车车箱两侧,三
层纸粘在一起,纸上有较大的汉隶墨迹,明显可辨者有"青贝"等字。原料为麻类,一眼就
可看出质量之高。从这里可以推知,在造纸过程中对破麻布、绳头等原料,已采取碱液蒸
煮、精细舂捣,反复漂洗等工序,制成分散度较高的纸浆,再用滤水性好的细密抄纸设备

 

抄出来的。
在 2、3 世纪时,"左伯纸"与"张芝笔"、"韦诞墨"齐名,为当时的人们,尤其是书法家所爱
用。
汉代在书写纪事材料方面还是缣帛和简牍并用,纸则只是作为新型材料刚刚崛起,还不
足以完全取代帛简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到了晋朝就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晋代已造出
大量洁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纸,人们就不再使用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简牍来书写了,而是

 

逐步习惯于用纸,以致最后使纸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书写材料,彻底淘汰了简牍。
    东晋末年,有的统治者甚至明令规定用纸作为正式书写材料,凡朝廷奏议不得用简犊 ,
而一律以纸代之。地下出土文物也表明,西晋时还是简纸并用,东晋以降,便不再出现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