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案例)

    
    骑楼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从其建筑特色体现出其中西合璧的文化交流及所带来
民俗文化特色。它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融入西方建筑文化,是中国南方独特的建筑
文化与西方文化生态孕育的结晶。面对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如何看到骑楼这一建筑的文

 

化价值、有效的保护骑楼这一建筑遗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引论

   骑楼 岭南地区富有特色的一种建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各大城市建设的不断
扩大、改造,骑楼建筑被许多富有现代特色的高楼大厦所取代。但近这几年中,在岭南的

 

较多城市的建设中也意识到对 骑楼 这一建筑文化的保护。

  关于 骑楼 ,在过去有许多新闻记者对其进行了在报刊上和网络上的报道介绍,也
有部分作家将其放到作品中作为富有情感内涵的一个背景;而研究者们对骑楼及其所体

现的文化价值本身的角度的关注还很少。本文把 骑楼 放置于人类的整体文化中来考察,
从它的历史文化渊源、中西文化交流、民俗文化特色及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来探讨骑楼的文

 

化生态保护问题,为人们认识、重视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建筑文化提供新的角度。

 

  

 

  二、骑楼及其历史渊源

  何谓 骑楼 ?骑楼,是南方城市(福建、广东、广西,包括香港、澳门等)富有特色的
一种建筑,顾名思义就是骑在街道上面的楼,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再加盖一层,而这一层
它不是顺着盖,而是凸出来的,二楼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

上一样,故名 骑楼 。所以也有将骑楼定义为:一个有人可以活动的悬空空间,或连接街

 

道两侧建筑的半封闭式空中走廊 。而在西方,骑楼被称为 arcade ”  

, 意思是上有顶棚旁

 

有商店的街道。

 

  关于骑楼的渊源,一般来说有二:一是来自国外。 十八世纪后半期,正处于产业革
命时期的英国殖民势力进入了印度等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属于热带气候,长期生活在凉
爽气候下的英国人很难适应。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条件,他们在建造

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挡避炎热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这种 外廊式建筑 很
快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印度、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

的家居 外廊式建筑 ,随着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
国。二是源自中国的吊脚楼。吊脚楼是鄂西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又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
型的建筑形式。侗家人采用自己独特的建筑工艺中的穿斗式和抬梁式等相结合的技艺。它
的基本特点是建造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
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房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其主体
结构为两到三层,第一层设有猪圈、牛圈、鸡窝、米臼、厕所或仓库等生活设施,上层为堂
厅、卧室、厨房等住室,三层设有客房,其中二层或三层为木楼最为明显的部分。吊脚楼的
“ ”

“ ”

“ ”

“ ”

吊 由此而来,它的挑出部分多为三尺,用于走廊。吊 可以 吊 前头,也可以绕屋 吊 。

 

房屋分为三柱屋或五柱屋,像一栋完整的框架式木楼。

 

  

 

  三、骑楼的建筑特点及其体现的中西文化交流
  骑楼是中国南方城市富有特色的一种建筑。骑楼建筑多为 2 到 4 层,一般分为楼顶、
楼身、骑楼底三部分。在骑楼建筑的楼顶,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山花是立面上一种缓
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和半圆形。骑楼建筑中的山花,成为屋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