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就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标志数据、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2.环境优先污染物:确定一个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
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
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3.环境标准: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环
境政策和法规、环境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
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规范。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三、问答题
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 眼睛 ,其目的是为了客观、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
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从环境监测的对象考虑,环境监测内容可分为水和污水监
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噪声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等。
2.环境监测方案的内容是什么?
答:监测方案是一项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制定监测方案取决于监测的目的,首先必须进行实地
污染调查,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监测对象、监测项目,设计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
频率,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订质量保证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等。
3.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
答:环境监测是为了环境保护、评价环境质量,制定环境管理、规划措施,为建立各项环境保护法规、法令、
条例提供资料、信息依据。为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正确判断并能科学反映实际,环境监测要满足以下要
求: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
4.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
答:环境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人类因生产活动而排放于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
物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分析既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环境分析,往往只能分析测定局部的、短时间的,单
个的污染物质。环境监测就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标志数据、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
势的过程。环境监测的内容要比环境分析广泛得多,既包含化学物质的污染,也包含各种物理因素如噪声、
振动、热能、辐射和放射性等污染;既包含直接污染,也包含间接污染。由此可见,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是
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的重要概念。环境分析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先驱之一,环境监测是在环境分析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环境监测比环境分析包括的范围更广泛,更深刻。
5.为什么分光光度法在目前环境监测中还是较常用的方法?它有何特点?
答:分光光度法包括红外吸收、可见和紫外吸收分光光度等方法。红外吸收光谱法也称为红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吸收光谱最突出的特点是高度的特征性,除光学异构体外,每种化合物都有自己的红外吸收光谱,
因此,它是有机物、聚合物和结构复杂的天然或合成产物定性鉴定和测定分子结构的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在生物化学中红外吸收光谱法还可用于快速鉴定细菌,甚至可对细胞和活体组织的结构进行研究。红外光
谱对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样品均可测定,且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分析时不破坏样品,由于这些优点,
红外光谱已成为常规的分析仪器。红外分光光度法用于环境监测中的微量污染物的定量分析,由于其具有
强选择性,因此,有时不作分离或稍作分离就可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这一技术的经常应用在大气中
工业排放污染物(如 CO、SO2、NOX

,有机物等)的测定。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可测定多种无机和有机

污染物质,分光光度计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操作,因此易于推广应用,现已广泛用于大气、水体、土
壤及生物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是环境监测最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6.简述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构成。
答:我国的环境标准由 2 级 6 类组成。所谓 2 级,是指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2 级;所谓 6 
类,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