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5 3-

国际电力

2002

年第6卷第

1

0

 引言

在过去 1 0 多年里我国年均G N P 增长率达到 1 0 % 左

右,高速的经济增长使电力需求迅猛增长。中国能源结构

中煤炭占 7 0 % 左右,电力需求的增加将会造成S O

排放增

加。据预测,到 2 0 1 0 年,全国将新增 1 5 0 G W 的装机容

量,SO

排放量将达到 3 200 万t 。

排放量的增长将加剧目前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

北、四川等南方省区已相当严重的酸雨问题,且污染区域将

会进一步扩大到东部沿海各省。社会对酸雨问题的重视程度

日趋增加,控制S O

排放的新法规即将出台。根据有关规划

要求,到 2010 年,我国将有 29.90 GW 火电机组安装烟气脱

硫装置。相信那时我国S O

污染恶化趋势将得到控制。

何种脱硫工艺最适合我国火电机组的烟气净化,多年来

一直是有关方面研究和探索的主要课题,经长期的脱硫工程

实践,有关部门已达成倾向性意见:湿法烟气脱硫(FGD)具

有较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对于 2 0 0 M W 以上的火电机

组,石灰石- 石膏法应为首选脱硫工艺。

湿法烟气脱硫

 关键参数简析

1

 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参数

湿法F G D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装置。由于燃煤特性、机

组特性、场地条件及用户要求等诸多原始条件的影响,使每

一套湿法F G D 装置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很难就某一系统中

的细节进行相应比较。本文着重对影响吸收塔脱硫效率的主

要参数进行分析。

1.1

  传质理论

在吸收塔内,S O

的吸收可用双膜理论描述,吸收反应

经历以下 3 个过程:( 1 ) SO

从气相透过气膜向气液界面传

递、扩散;(2) SO

在液膜表面溶解;(3) SO

从气液界面透过

液膜向液相传递并随即与钙基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

吸收塔内的传质过程可用以下双膜模型公式表示:

丁承刚

(上海石川岛脱硫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0)

摘  要:概述脱硫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对影响湿法烟气脱硫(FGD)吸收塔脱硫效率的主要参数进行研究,具

体分析了液气化、烟气流速和钙硫比对传质单元数的影响。说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中对吸收塔脱硫效率

有影响的各个参数的选择原则,这些参数包括:浆液pH值、浆液停留时间、吸收剂原料和石膏过饱和度。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传质理论;传质单元数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their benefits. It also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f the premier parameters on the efficiency of an absorber for the 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FGD). These

parameters include liquid-to-gas ratios, flue gas speed and Ca-to-S  ratio. The guidlines of the parameter settings affecting

wet FGD efficcencies are presented for limestone-gypsum wet FGD processes, such as slurry pH values, the slurry staying

time, absorbents and gypsum super saturation degrees.

Key words: 

wet FGD;    mass transfit theory;    mass transfit unit

中图分类号:TK223.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186(2002)01-0053-03

收稿日期:2001-11-02

作者简介:丁承刚,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厂脱硫工程研究。

NTU = K×(

α

×(K

×

β

+K

)×(K

×

γ

+K

NTU = (

/(

θ

)×ln((

θ

)/

η

(%)

 = (

×100

Analysis of key factors affecting wet FGD

环保技术

E

NVIRONMENTAL

 P

ROTECTION

其中:

国际电力

 

In te rna tio na l  E lec tr ic  Pow er   fo r  C hi na

Vo l. 6,  No .1

M ar .,   2 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