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我国饮用水处理工艺分析

    我国饮用水源污染严重,但绝大多数城市水厂采用的是传统的常规给水处
理工艺,其主要功能是除浊、除色和杀菌,对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
用有限。国内外近些年来发展了一些受污染水的净化处理技术,主要可分为吸

 

附法、氧化法、生物法、膜法等几大类方法。
  我国城市自来水水质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多数水
源的原水水质相对较低、污染严重、水中浊度和色度及有机物浓度偏高;另一
方面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水厂仍然主要采用的是常规

水处理

 

工 艺,对某些

特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难以充分适应不断变化的水质。由于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的长期欠缺,加上工程投资大、运行管理费用高,因而我国的污 水
处理率在短时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提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对于微污染水
(含有微量污染物的水)的净化处理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制

饮用

水处理

 

域的科技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工艺理论与技术;

(2

 

)水中藻类及其代谢产物(嗅味、藻毒素等)的强化处理技术;

(3

 

)水处理过程副产物的去除与控制技术;

(4

 

)常规水处理的强化技术;

(5

 

)高效消毒技术等。

    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大,但难于去除。特别是高稳定性的溶
解性有机污染物,如卤代有机物、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等,对人体危害较大。
传统给工艺对这些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迫切需要研究开发经济高

 

效的微污染物去除技术。
    水中藻类一般带负电,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难于混凝,严重地影

给水处

 

效 果;藻类比重小,沉淀效果差;藻类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嗅味,对水

的感官性状产生直接影响;某些藻类尺寸很小,可穿透滤池进入到给水管网

 

中,影响管网内水 质;藻类是典型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在后续消毒
过程中与氯作用生成多种有害副产物,增加水的致突变活性;某些藻类(如

 

蓝藻)能产生藻毒素,对人体和 动物构成威胁,其中有些藻毒素是肝毒素和
神经毒素。此外,藻类会粘附在滤料表面,使滤池过滤周期显著缩短,造成滤

 

池频繁反冲洗;
    有机成分对胶体产生严重保护作用,影响混凝效果,导致耗药量显著增加,

 

水中铝的剩余浓度升高。
      

水 处理过程中引入的一些副产物(如聚丙烯酰胺中的单体等),也会对饮

用水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在氯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卤代有机副产物对人体

 

危害较大,是饮 用水中重点控制的副产物。特别是传统的预氯化工艺,高浓度
的氯与原水中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直接作用,生成的氯化消毒副产物浓度

 

会更高。
消毒一直是给水处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消毒效果不佳将造成流行病爆发,特
别是甲第虫、隐孢子虫等致病原生动物的灭活,是目前消毒技术研究的关键问

 

题。
    目前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过低,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有必要动态地、

 

及时地、科学地对饮用水水质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并及时地对标准作出补充。
一般除污染工艺设备投资较大,由于受资金限制,难以大规模地采用昂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