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尾气中的环己烷

林先平

(南化集团设计院 ,江苏 南京  210048)

  摘  要

:

介绍了利用活性炭纤维的特性

,

以及用其吸附回收尾气中环己烷的工艺流程

,

通过与颗粒

活性炭吸附工艺比较

,

指出采用该新工艺吸附回收有机尾气具有投资少 、

运行费用低 、

操作安全 、

设备运

行稳定等优越性 。

关键词

:

活性炭纤维

;

吸附

;

有机尾气

;

效果

中图分类号

: TQ424.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1904 (2004) 06 - 0028 - 03

1

 概述

环己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环己醇 、

环己

酮 、

合成尼龙 6 生产中广泛使用 。环己烷在树脂 、

料和橡胶生产中用作溶剂 ,也是脂肪 、

石蜡等油类的

优质溶剂 。环己烷在使用过程中易向大气挥发 ,不
仅污染环境 ,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生产
环己酮的某化工厂介绍 ,该厂每年因排气损失的环

己烷高达 230 t ,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

传统的活性炭吸附工艺回收有机废气多采用普

通固定单层吸附装置 ,吸附剂多为颗粒活性炭 。但
由于颗粒活性炭固有的缺点 ,造成吸附回收率低 ,设
备运行不正常 。近年国内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尾
气中的环己烷等挥发性有机物 ,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
由河北中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活性炭纤维

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已成功地应用于苯类 、

我们在试验结果中可以观察到去除率同时有下降和
上升的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

H

2

O

2

已经消耗完或分解 ,剩下的反应是苯酚和甲醛

的氧化产物相互间进行的缩合等复杂反应 ,造成了
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增多 ,COD 增大 。并且 ,在 Fenton
反应过程中 ,苯酚和甲醛被氧化生成了很多中间产
物 ,许多中间产物 ,诸如某些有机酸可能会和铁离子
生成稳定的复合物沉淀下来 ,从而减少溶液中的游
离态 Fe

2 +

,溶液中自由态的 Fe

2 +

不断减少 ,因此降

低了 OH・的产生而限制了有机物的降解率 。但同
时 ,由于许多中间产物的沉淀 ,又可以使处理过的水
溶液中的有机物种类减少 ,COD 降低 。因此 ,对于

Fenton 反应这一复杂系统 ,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还与

有机废水的组成成分及浓度密切相关 。

4

 结论和展望

在实验条件下 , Fenton 试剂处理高浓度的苯酚

和甲醛废水的适宜条件是 : 在常温下反应进行 20

min ,30

%

的 H

2

O

2

的投加量为 6 mL , FeSO

4

・7H

2

O 的

投加量为 1. 5 g ,pH 值为 4. 0 左右 ,可以使苯酚和甲

醛的去除率均可达到 95

%

以上 ,废水的 COD 去除率

达到 85

%

以上 。目前 ,国内外已经开始研究采用改

进的 Fenton 法进行有机废水的处理研究 ,这些改进
的方法适用于更多难降解有机物的氧化处理 ,正在
朝着高效节能 ,无二次污染 ,安全易行的方向迈进 ,
因此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就是探索改进的 Fenton 法 ,
处理高污染的有机废水 。

参考文献

:

[ 1 ]

 

E. chamarro ,A. marco. Use of Fenton reagent to improve organic chem

2

ical biodegradability[J ] . Water Research ,2001 ,35 :1047

1051.

[2 ]

 

Sheng H. Lin , Cho C. Lo . Fenton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desizing

wastewater[J ] . Water Research ,1997 ,31 :2050

2056.

[ 3 ]

 张  晖

. Fenton

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因素分析

[J ] .

中国给

水排水

,2002. 18 (3) :14

17.

[4 ]

 王罗春

,

闻人勤

. Fenton

试剂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及其应用

[J ] .

水污染防治

,2001 ,27 :11

14.

作者简介

:韩  笑

(1979 - ) ,

,

陕西咸阳人

,

在读工学硕士

;

夏代宽

(1945 - ) ,

,

四川遂宁人

,

教授

,

从事化学反应工程 、

化学工

艺 、

化工环保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

收稿日期

:2004 - 06 - 21)

8

2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S P & BMH RELATED ENGINEERING

          

2004 年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