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麻醉与小儿脑功能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小儿及孕妇暴露于麻醉及手术当中,而这些麻醉药物是否会对小

儿或婴儿脑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呢?全麻的作用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全麻药对神经系统的
影响也倍受关注。认知功能是大脑的主要功能之一。早在 20 年前,就有人开始关注全麻药
物对神经结构及认知功能是否存在影响。这些年来,研究仅局限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甚
少。

一项研究(Vesna Jevtovic-Todorovic et al,2003)观察出生后 7 天的大鼠在三种麻醉

药物联合(异氟烷、咪达唑仑、笑气)下暴露 6 小时,观察长达 160 天。结果发现大鼠大脑
多个区域(海马,皮层,杏仁核等等)发生神经凋亡,海马突触异常,学习记忆能力下
降。在此前后的其它一些动物实验(包括灵长类动物)也得出类似结果,酒精及麻醉和镇
静药物暴露,会致发育中的大脑产生组织病理学改变。行为学实验(水迷宫和八臂迷宫)
结果发现,其认知功能(如学习和记忆能力)也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相关的药物包括
NMDA 受体拮抗剂(如氯胺酮、笑气)和有 GABA 受体激动作用的药物(如巴比妥类、安
定、异氟烷、氟烷、异丙酚、依托咪酯等)。神经损伤程度与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长短相关。
有些研究认为,哪怕是短时间单次暴露都可能引起其病理改变,特别是联合使用时。

胎儿或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经历神经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突触生长、神经元凋亡

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突触可塑性改变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长时程增强
(LTP)是突触可塑性的一种形式。NMDA 受体是一种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参与中枢神经
系统发育调控,可以调节突触兴奋传递和调节发育过程中突触可塑性。谷氨酸对发育中的
大脑起到营养作用,进而促使神经细胞增殖分化并影响突触可塑性。GABA 是重要的中枢
神经抑制性递质,但在生后一段时间充当兴奋性信息传到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有着重要调控作用。

出生前后期及出生后早期的神经发育更易受药物和环境的影响。在人类,突触形成起

始于妊娠第 7 个月,大脑快速发育可延续到出生后 2—3 岁。动物实验认为在发育中大脑
过程中,NMDA 受体抑制和 GABA 受体激动,可能影响递质合成酶活性、影响突触形成
和突触可塑性、促使神经元凋亡。

脑源性生长因子(BNDF)有双重作用:增强神经元生存能力和促使凋亡。突触小泡

释放 proBNDF,在纤溶酶作用下形成成熟 BNDF(mBNDF)。proBNDF 与 TrkB 受体结合增
强神经元生存能力和促使突触发生,而 mBNDF 通过与 p75

NTR

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发生和诱

发凋亡。Head 等研究(2009)认为,异氟烷可以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释放,
增强后者的作用,进而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和认知功能。

但这些作用是否同样发生在人身上,是否永久、是否可逆,仍不清楚。大脑多个区域

神经凋亡,除了对学习和记忆产生影响外,还是否会影响情绪、语言等其他认知功能,还
有待进一步研究。Greg 等(2009)用 CO2 与异氟烷对照研究,认为麻醉所致神经元凋亡
可能部分与高碳酸血症有关。还有一项研究(Williamson P, et al.2007)发现氙气和异氟烷联
合使用,可以减轻异氟烷所致的神经退行性改变。 

但这些在动物模型上得出的结果是否可以适用于人类,尚无定论。因为:1,动物麻

醉与临床麻醉是否可比?首先,临床麻醉与动物麻醉管理方式不同。临床上气道控制、监
测和内环境维持以及比较完善。其次,临床上小儿麻醉过程中存在伤害性刺激(手术),
而动物实验中没有。而且,动物实验发现神经损伤作用与剂量相关,但临床剂量低于动物
实验剂量。2,幼年动物大脑模型是否能和小儿大脑相比?大脑的发育过程相当复杂,各
个部位发育速度也不相同。3,临床上是否存在神经退化的依据?麻醉和手术是否会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