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建筑设计一些心得

曾有一位师长将建筑分为三部分:上位建筑、空间与建构。

 

上位建筑 即建筑生成的基础。路易.

康曾说: 一朵玫瑰成为玫瑰的愿望存在于种子存在之

先。在建筑中是说建筑先有存在的愿望,然后存在。这个愿望就是上位建筑很生动的说明。

张老师在 关注城市,淡化建筑 文章重大抵说明了上位建筑是做建筑的第一步。是从大的
方向去把握建筑。

 

空间 建筑活动的最终目的。也即建筑的本质。也就是说,我们做建筑就是做空间。

 

建构 建筑的表现形式。是空间的载体。每一座建筑最终多是以建构作为表达。
如果把一座建筑比作一篇文章。那么,写他的动机,就是上位建筑。文章表达的思想就是
空间。而最终写出来的文字,就等同于建构了。
我以为,这三点已经将建筑概括得很精辟。所以,建筑的定义可以这样来下:建筑是以上
位建筑为基础,建构为表现形式的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是先辈们积累下来的建筑,在当时虽然没有把建筑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
究,但几千年的历史总不会白白的浪费掉。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成功的创造了我们中国的
传统建筑。
我们还是用上面的三个方面来系统的论述一下中国传统建筑。
1、传统建筑中的上位建筑
传统的上位建筑主要是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去指导建筑生成。当
然,这些是自发的。也就是说是很朴素的理论。

 

从人的需求出发 当建筑作为建筑第一次生成的时候,他的形态是最自然的,也最能反映
人真正的需求。
传统的住宅形势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宅在古代,不论是官宅还是民宅。都是以屋和院的
形式存在的。在屋里,人完成吃喝拉撒睡等最基本的行为。其余的多数行为,如聊天、晒太
阳、溜达等都在院中完成。这样的分法完全是从需求出发。因为人们需要抵御风寒,也需要
阳光、空气。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宅的定位。
然而,到了现代,宅这个东西明显走了味,从西方引进了卧室,起居室等等的概念。这样
的住宅把电视作为中心,好像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看电视,来了客人也要看电视。而阳光没
了,空气没了,我们的是外空间通通没了。
最可悲的是,我们学建筑的人还在继续这种无聊的游戏,还在以电视来组织家居。广大群
众认可的也是这种不人性的模式,而且互相攀比谁的起居是更大。
都是看电视的空间,再大有什么用!
用人的需求来指导建筑,这是我们这些作建筑的学生最缺少的,也是必须认识到的。每天
一边谈着以人为本,一边从书本上把漂亮的建筑据为己用的同学最该清醒一下。

 

从社会形态出发 封建社会是我国历时最长的社会形态,以是发展的最完善的社会形态。
在封建时期的建筑中,这一社会形态以深深植根其中,严密的等级制度,尊卑有序。在建
筑上有明显的体现。所以,封建时期的建筑反映封建时期的社会形态。
    再反映社会形态的同时,他也对社会形态起着反作用。打个比方,在四合院的建筑中,
长辈住在正房,小辈住在厢房,正房居中,厢房被置于两侧。男朴住在到座,女仆住在罩
房,一个在原子的最前边,一个在院子的最后边。所以男的、女的相见的时候很少,年幼
的也总是不敢往年长的人的屋里去。自然而然,长又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意识就被强化。
作为现代的学生,要学的当然不是让现今的建筑也做到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但我们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