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中国传媒大学第四章怎样去配音

视觉形象(景、物、演员表演)与听觉形象(语言、音乐、效果)是有声电影的
两个组成部分。去掉任何一个,都会失去有声电影艺术的完整性和特有的艺术

——

感染力。而译制片恰恰就是要抽掉外国影片中听觉形象的主要成分

外语对

白或解说,改译成中文,重新配音复制。这就要求翻译必须按原片主题、风格、
样式、人物性格等,准确地把原片的艺术语言译成中文。否则再好的配音演员
也无法在艺术上达到原片演员所创造的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样,剧本译得再好,
而配音演员配得不好,也达不到原片听觉形象中对白的艺术效果,使人看了
貌合神离,声音、语言与形象不符,极不舒服。要使译本准确,配音传神,达
到原片的艺术效果,是我们译制片创作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

......

译制片的翻译、导演、演员、录音、效果等部门的创作依据只有原片,因此

准确、深刻地理解原片是译制片创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对于配音演员来说,除
了吃透原片人物的性格外,还必须具备还魂原片精神世界的手段。而声音造型

” “

(也有人称为 声音化妆 或 声音形象 )和语言艺术的表现力,就是配音演
员的重要手段。

......

我们配的影片来自世界各国,类型多种多样,还有各种流派。影片中的人

物更是五花八门。假如一个配音演员不分影片类型,不管人物性格,以不变应
万变,那就不能传神,不能达到还魂于原片的艺术要求。因此,我认为对一个
配音演员来说,每配一个有性格特色的角色,都是一次语言艺术的表达和声
音造型性格化的创造性劳动。

声音造型

......

译制片配音演员与电影、话剧演员相比,有共性也有特性。电影、话剧演员

通过表演、化妆、服装、灯光、摄影、语言等多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之
活龙活现,具有立体感,而配音演员只通过声音和语言再现原片的人物性格、
思想感情。使之有血有肉,立体化。

......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工具,而语言又必须借助于声音来表达。在现实生

活中,不同性格的人在讲话时的音调、音强、音高是不尽相同的。在一般情况下,
一个直率、乐观、刚毅、果断的人,在说话时,往往是声音高昂、爽朗、干脆、有
力。而一个优柔寡断、唯唯诺诺的人,就会低沉无力,拖腔拉调。青壮年与老年、
有文化与无文化、上层的与下层的、健康的与虚弱的、饱经沧桑的与一帆风顺的
以及受过强烈刺激的不同的人,在表达语义时的声音,都有明显区别。生活里
是如此,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更应富有典型特征。

......

一个人的音色(属性)是改变不了的,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在音

域的运用上加以锻炼,使音高、音强、音位的变化运用自如。如高、低、尖、厚、喉
音、清晰、混浊、嘶哑、健壮、虚弱等等的运用。例如,李梓同志在配《阴谋与爱
情》中的露易莎时,以纤细柔和、清晰的声音为基础,而在配《叶赛尼娅》中的
吉卜赛姑娘时却以爽、刚、野为基调;苏秀同志在配《第四十一》中女红军时,
是以刚中有柔,粗中有细,有冷有热的声音为基调;而在配《水晶鞋与玫瑰
花》里的皇太后时,完全是老、聋、朽,还带颤音的声音造型了。毕克同志在配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中的伊藤博文和他配拿破仑;刘广宁同志在配《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