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浅谈古建筑的魅力

    居是指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传统民居从单纯的实用功能,

 

发展到兼有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而且随着社会功能日益多样化,传统民居中所 蕴涵的
主体的审美意识,也逐步丰富和多样化。安徽南部徽州地区的古民居建筑,以其科学的环

 

境意识,精湛的建筑工艺,精巧的构思设计,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 独树一帜 ,
熠熠生辉。2000

 

年,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 界历史文化遗

 

产,一时间,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赞不绝口、叹为观止。徽州文化以其鲜 明的地方特色和

 

辉煌的成就成为区域文化的典范,徽派居民建筑,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 最直观的载体,

 

其固有的审美价值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仅就徽派古民居建筑 的审美特征作简
要论述。

  1 徽派古民居建筑形式的形成

  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徽州独特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

 

较 为鲜明的区域特色。徽州地区原为古越人聚居地,因皖南山区气候湿润,为防止瘴疠

 

之 气,古越人宅居形式主要为 干栏式 建筑。汉魏以后,为躲避战乱,中原士族多次大 
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  

”  

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早期徽派建筑主要形式为 楼上厅 , 楼

 

上厅室轩敞,作为人们日常活动休憩之处,保留了古越人 干栏式 建筑的格局。为 解决

 

通风采光问题,中原民居的 四合院 形式又逐步演变成适应险恶山区环境的、既 封闭又

” “

 

通畅的徽州 天井 。 天井 是房屋和房屋或围墙围合而成的露天空地,徽州 民居大多设

” “

 

有 天井 , 天井 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天井的设计使得屋内有 充足的光线和良

 

好的通风效果,同时与徽州的经商传统也有很大关系。按风水理论,水 为财之源,经商

忌讳财源外流,天井能聚集屋面雨水,名曰 四水归明堂 ,以图财不外流的吉利。徽州民

  “

” “

居以木结构为主,木结构房屋易遭火灾,为避免火势蔓延,又产生 了 马头墙 。 马头

 

墙 又称 封火墙 ,是在居宅两端墙顶砌筑的高出屋面的山墙 ,用于防风、防火。 马头

 

墙 的构造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 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小

“ 

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因形似马头,故称 马头墙 。粉墙黛瓦的 马头

墙 是徽派建筑的又一重要特征。

  造型个性化是形成建筑视觉美感和独特风格的基础,是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早期  
徽派建筑形式的形成,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居民文化交融产物。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  

 

起,雄据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为回报故土和光宗耀祖,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 ,

 

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 ,

 

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巨大变化。徽州商人 商而兼士,贾而好儒 ,具有较 高的

 

文化素养,他们在宅居建筑中注入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 个性化

 

审美追求,促使徽派民居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不仅具有功能的实 用性,
而且蕴含着丰富审美文化内涵。

  2 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

  2.1 追求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