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中国核电谜局:自有知识产权被边缘化

 

  被放逐的

“中国创造”——破解中国核电谜局

  中国核电用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

“三轮引进”之路:中国核电在 1980 年代的第一轮发展

中确立了以

“引进+国产化”为主的路线;1990 年代,又经历了以纯粹购买电容为目的第二

轮引进;虽然与引进并存的自主发展走了

20 年,它却被进入 21 世纪之后的新一轮核电发

展计划彻底放弃了,

2002 年末至 2003 年初所确定的新一轮核电发展路线,再一次是依靠

对外引进,而且是比前两轮引进更彻底的全盘引进。

  国外核电巨头鲸吞着中国核电建设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蛋糕,我们自己拥有的核电技术

知识产权却被日益边缘化。中国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什么在举国上下的自主创新口号中越走

越窄?

  路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编者按:

2006 年 4 月 20 日出版的《商务周刊》,曾以封面故事的重要位置刊登了本刊记

者王强采写的长篇报道《中国核电谜局》。其时美国西屋和法国法玛通在中国第三代核电招标

战的争夺正空前白热化,而中国自主研发并在秦山核电项目中成熟起来的第二代核反应堆

技术却沦为看客。

  而今将近

3 年过去了,夺标的西屋 AP1000 让中国人再次见证了钓鱼工程的无耻,其

“比投资”从最初游说时宣传的每千瓦 1000-1500 美元变成了“上不封顶”,增加至少一倍已成

定局;落败的法玛通

EPR 趁机拿走了中广核的订单。且不提这两个中国核电决策者们口中

无比先进但至今在全世界尚没有一例成功应用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鲸吞着中国核电建设数百

亿美元的庞大蛋糕,我们自己拥有核电技术知识产权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却被日益边

缘化。

  自主创新的道路,在举国上下的自主创新口号中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