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 
    从水处理的工艺、水处理的监控技术等等方面对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针对当今大容量机组的运行,介绍了大机组电厂化学水处理的锅炉补给水、锅炉给水、锅炉
炉水、循环水和废水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电厂 化学水处理 发展 锅炉给水 循环水
    随着国内火电机组的不断扩建,机组的参数与容量不断提高,电厂化学水处理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电厂化学水处理在技术选用方式、设备布置、工艺流程、控制监测、运行维护、生产
管理等环节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锅炉补给水处理
    工艺流程按照功能一般分为:预处理部分、一级除盐部分、精除盐部分。处理工艺上从传统
的离子交换、混凝、澄清过滤向膜分离技术发展。因离子交换法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有酸碱
废液排放,同时自动化程度低,已逐渐被膜法所代替。上世纪

70 年代反渗透的开创应用和

近几年

EDI 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使水处理工艺越来越符合环保要求,符合现代工

业技术的发展潮流。
    锅炉补给水水处理工艺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小的颗粒悬浮物、胶体、微生物、有机污染
物和活性氯。预处理的一般工艺是对水进行混凝澄清、过滤,出水浊度降到

1~ZNTU 以下。

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加氯杀菌;当余氯含量高时,决定是否需用还原剂或吸附脱氯。
    一级除盐过程一般是用很多化学方法来完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几种脱盐技术有:离子交
换技术、反渗透技术、电渗析技术等。
    目前,常用的精除盐系统有混合离子交换器、二级反渗透、电渗析和连续电再生除盐技术

EDI)。混合离子交换器是成熟的精除盐技术,出水水质比较高,可以达到出水二氧化硅

小于

20μg/l,出水电导率小于 0.2μs/cm。但存在以下缺点:再生操作复杂,有酸碱废水排放,

树脂交换容量的利用率低、树脂损耗大。反渗透脱盐率高,可以达到

95%以上,但是,反渗

透对对二氧化硅的脱除率较差。

EDI 装置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工艺,是将电渗析和离子交

换除盐技术组合在一起的精脱盐,
    2.锅炉给水处理
    锅炉给水目前用氨和联氨的挥发性处理较成熟,但它比较适用于新建的机组,待水质稳
定后可转为中性处理和联合处理。加氧处理改变了传统的除氧器、除氧剂处理,创造氧化还
原气氛,在低温状态下即可生成保护膜,抑制腐蚀。此法还可以降低给水系统的腐蚀产量,
减少药品用量、延长化学清洗间隔、降低运行成本。氧化性水化学运行方式在欧洲的应用较为
普及,国内基本处于研试阶段。必须强调的是,氧化性水化学运行方式仅适用于高纯度的给
水,并应注意系统材质与之的相容性。
    3.锅炉炉水处理
    炉内磷酸盐处理技术已有 70 余年的历史,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有 65%的汽包锅炉使用过炉
水磷酸盐处理。由于以前的锅炉参数较低,水处理工艺落后,炉水中常常出现大量的钙镁离
子,为防止锅炉结垢,不得不向锅炉中加入大量的磷酸盐以去除炉水中的硬度,这样,炉
水的

pH 值就非常高,碱性腐蚀问题显得特别的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协调磷酸盐处理应

运而生,并取得了一定的防腐效果。但随着锅炉参数不断的提高,磷酸盐的

“隐蔽”现象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