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古建知识:中国的唐代建筑及寺庙建筑

唐代建筑

    唐代(公元 618-907 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
也有巨大发展。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

  唐代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唐都长
安(今西安)和东都洛阳都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且建筑布局也更加规范
合理。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规划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长安城
内的帝王宫殿大明宫极为雄伟,其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 3 倍多。

  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
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建筑舒展朴实,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山西
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是典型的唐代建筑,体现了上述特点。

此外,唐代的砖石建筑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

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在内的中国现存唐塔均为砖石塔。

寺庙建筑

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

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

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
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
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