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探讨中国建筑陶瓷

   一、建筑陶瓷发展简史

  远在商代(公元前 17 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用陶管作建筑物的地下排水道,
西周初期已能烧制板瓦、筒瓦。战国初期,开始制作精美的铺地砖、栏杆砖和凹槽砖,还出
现了陶井圈。秦代大量营造宫殿,使建筑用砖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无论是制品的
品种、质量以及烧制技术都比战国时期前进了一大步。汉代的画像砖,题材广泛,装饰独

特。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 秦砖汉瓦 一词就是源于那个时候。用于建筑装饰的琉璃瓦始于
北魏,盛于明清,到了今天,建筑琉璃仍然是一种令人喜爱的高级建筑装饰材料。

  用于墙面、地面装饰的场地砖的生产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1921 年我国第一批赴美学

——

习硅酸盐工艺的技术人员回国后,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生产釉面砖的工厂

浙江嘉善地

区的泰山砖瓦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在上海建立了二分厂,1926 年二分厂试制成功泰山
牌毛面砖(无釉外墙砖)。全国第一家生产釉面砖的工厂是温州的西山窑业厂(即今日的
西山釉面砖厂),1939 年由民族资本家吴百亨创办。随着西山窑业、泰山砖瓦、德胜窑业
等企业的建立,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陶瓷制品(陶瓷墙地砖)的制造,但
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 30 年时间里,建筑陶瓷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阶段。
西山釉面砖厂、景德镇陶瓷厂、沈阳陶瓷厂、唐山建陶厂等大企业纷纷成立。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 10 年里,建筑陶瓷砖产量迅速增加,生产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 1961 年
到 1978

年因 文化大革命 的影响没有什么大的发展。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边全国,建筑陶瓷工业得到迅猛发展。首先
是新企业大量涌现。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浙江等省市出现了一大批中小型企业。江西景
德镇、广东石湾镇、江苏丁蜀镇、湖南铜宫镇等地打破了只生产日用陶瓷的局面,转产或部
分转产建筑卫生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发展,冲破了部门界限,冶金、煤炭、外贸、农
业、轻工、公安、司法等部门也都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办起了建筑卫生陶瓷企业。1983 年,
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从此,中国建筑陶
瓷业开始迈出健康发展的步伐。

 

  二、我国建筑陶瓷生产总体情况

  据统计,从 1991—2003 年的 10 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从 2.72 亿㎡猛增
至 32.5 亿㎡,平均年增长率为 22.9%。2001 年建筑陶瓷砖产量超过 21 亿㎡,约占世界总
产量的 2/5.2003 年,产量达到 32.5 亿㎡,并且有多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

  自 1993 年起,我国建筑陶瓷产量就位居世界第一位。原来唐山、佛山、博山所形成的

建筑陶瓷业 三山鼎立 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在国内形成 三山一海夹两江 的产业布局结

构。三山 指广东佛山、山东博山、河北唐山, 一海 指上海,包括江浙地区: 两江 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