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路径

      

摘 要: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科学发展,建设宜居型城市。政府环境行政的不足决定

了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吸纳最广泛的公众参与其中,生态环境的公共性使得城市公众有可
能协调一致行动,以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家庭、社区、社会层面的生态环境改善。政府应当更
加完善有关公众参与的法律和政策,为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现实渠道和切实保障;
城市公民应自觉培养生态可持续性行为习惯,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自律、监管、建言献
策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行政,公众参与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只能说不同的城市依托各自
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区位特点和社会文化特色,在努力朝着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健
康的方向发展。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约有 20 多座城市如广州、
上海、宁波、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先后提出过建设生
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 2003 年国家环保总局公示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试行)》,生态市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
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
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
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
此为指导,全国很多地方都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规划、实施办法,有的按照生态
城-生态区-生态县城直至生态小城镇的思路拓展,有的按照生态示范园区的模式推广,
有的按照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铺开。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科学发展,建设宜居型城市。具体可分阶段
安排不同时期的建设任务,如以 3 年为一个阶段期,设定每个 3 年的递进式任务:城市
生态规划及城市居民环境意识的培育和提升,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选用清洁能
源,有效控制、治理城市污染,优化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绿化,相关法制及监管机制完善
等,以逐渐达至或接近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公众参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决定了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能性

  城市化离不开工业化,但工业化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风险之一即环境安全受到威
胁。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大城
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 ,
生态城市建设于是被提上日程。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质是保全或提供城市公用的生态环境产
品。保全是从消费的角度讲的,指对城市原本清洁、安全的自然环境努力保持其原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