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经历,看到媒体、朋友和同事们都在谈论炒股挣钱,会情不自禁开户
入市;看到大家都在买某只股票,也不由自主大笔买入。不知不觉中已落入疯狂性群体行为
的陷阱。那什么是群体行为呢?它是如何产生的?短期性、疯狂性的群体行为有什么严重后
果?投资者如何才能避免落入这一陷阱呢?什么是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是人们无意识地以 集体规范或多数人意见 为准则进行一致行动的现象,普遍存
在于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股市泡沫或大崩溃中,投资者随着其他人一起不顾一切买入或
抛售,完全不顾股票本身的价值,

就形成疯狂的股票交易群体行为。其两个突出特点是 少数

” “

跟随多数 和 无意识 。德国文学家弗里德里希路席勒曾评价:“任何一个人,作为个体看,都
是足够理智和通情达理的,但如果作为群体中一员,

立刻就成为白痴一个。

为什么会有群体行为

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为了 合群 ,自然界中弱者都有集体行动倾向以团结力量抵抗更高物
种的进攻,人也不例外。其次是信息不足,觉得别人可能掌握自己没有的信息,因而效仿大多
数人的做法更保险。
当然,

股市群体行为的发生还有特定因素。首先是 结构性诱因 ,比如市场过热导致的情绪

高涨,长期停发新股引发的对新股上市的高度关注等;

其次是 特定人群 ,新开户、年龄轻、

小规模、缺少交易经验和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具有高度聚集性;

然后是 激发因素 ,它既可

能是某些重大政策出台,也可能是某些市场传言,甚至是盘中的某笔大单;

最后是 内部强化

机制 ,

即以 行情 为纽带,

形成 越涨越买、越买越涨 的放大传染机制和循环反馈过程 ,造

成群体行为不断强化。
你也是群体行为的一员
不管你是学者、商人、政客、士兵还是平民,都会在特定情形下成为群体行为的一员,这在心
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印证。在股市中,当大家都在股价上涨中疯狂买入时,就连
对股票一知半解的老太太也会情不自禁倾囊投入。从众作为人的本性,无论承认与否都是
客观存在的。而股市中的信息非对称,让具有较少信息的投资者倾向于模仿其他投资者,这
也是一种市场化现象。
群体行为的后果
短期性、疯狂性的群体行为经常造成社会或者股市动荡,严重时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在疯狂
群体行为的酝酿过程中,一个很小的事件就可能打破整个群体的平衡,引起群体力量的集中
爆发,而谁也无法料到谁、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会打破这种平衡。这正是此种群体行为的
可怕之处,而参与此种群体行为的个体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损失,比如很多散户盲目追涨杀跌
都以血本无归收场。在一项深交所的权威研究中,上市首日买入 22 只样本股票的个人投资
者整体亏损比例达到 51.28%,个别股票的投资者账户平均亏损比例甚至高达 99%。
如何避免落入群体行为的陷阱
首先,应该强化对证券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

” “

而不是采用 随大流 、 跟主

力 等盲目的交易手段,这是避免陷入群体行为的根本所在。
其次,要在涨跌停、停牌措施启动时冷静思考、认真分析,调整情绪,不要头脑一热就做出跟
进决策。
再次,不要轻信市场流传的各种不实消息与谣言,有意识关注上市公司或交易所等公布的澄
清公告,第一时间降低自己参与群体行为的可能性。
最后,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的卖空机制逐步建立起来,多空力量的制衡将更加方便有效,
因此投资者更应在决策时考虑多空各种信息,综合分析、审慎出手,

而不是 拍脑袋 一拥而

上。
链接
广电总局规范证券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