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产能过剩:酒水的春天在哪里

在过去一年,中国酒业出现了冰火两重天,处于盛世的发展时期,虽然有很多的弊端,但
一味的向前与向钱,让中国酒业的发展难踩刹车,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
消费人群调整产品发展模式
    2004 年起我国白酒行业产量触底回升,市场亦大幅回暖。从 2004 年的 311.70 万千升快速
上升至

2012 年的 1153.16 万千升,9 年间产量增长 3.7 倍,人均饮用量达历史高点。但随着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以及青年酒水消费的多元化,饮酒人群数量的增长面临瓶
颈,

白酒

§

产品消费量也趋于饱和。白酒行业也将逐步进入产量、效益增速放缓的周期性调整

阶段。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 王延才
    有研究显示去年白酒产值就能换算大约是 230 亿瓶白酒。如果再以 3.4 亿成年男性计算,
平均每个人要喝掉

67 瓶白酒才能消耗掉去年的产量。事实上 2013 年,还有 138 万千升左右

的葡萄酒等待消费,

4900 万千升的啤酒等着市场消化,当然还有一个还没有计算但也必须

消化掉的产品,从国外进口的洋酒。即便是单纯以目前的白酒计算,平均下来每个礼拜我们
的成年男性要喝

1.28 瓶酒才能确保把这些已经酿造出来的酒消耗掉。要么在未来消耗掉,

否则,就得降低

2013 年的白酒产量。否则不但是中国人的胃受不了,白酒企业的仓库也会

不堪重负。
各有所需,化解产能矛盾
    应把适应社会需求和消费需求作为白酒产业的发展基础,全行业都要心怀忧患意识和行
业共荣思想,本着产业结构上大、中、小型共同发展,产品结构上高、中、低档百花齐放的观
念,积极解决产能与供给的矛盾。
——《中国酒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工作报告》
    但就目前的形式反映来看,白酒行业的突飞猛进,也将知名的白酒生产企业作为城市的
经济名片作用推崇的无以复加,贵州、四川的白酒主产区,都不约而同的将白酒产业作为地
方经济的兴奋剂,不断的放大倚重,并最终养成依赖,而无法拒绝。回环往复,相互刺激,
有增无减。白酒意识形态的宏观影响,也导致了下游经销商的盲目预期,各种囤积抬价就毫
无意外的产生,

2012 年初就有人预计,社会囤积茅台约 2 万吨,数字虽然不确切,但是积

压存货确实现实存在,而今年各地不得不对名牌白酒进行低价甩货,完全可以理解为在消
费疲软和宏观政策压力下,囤积极可能变成死仓,不计品牌损失的降价完全是快速回笼压
制已久的资金,而且是愈快愈好,谁都担心最后一张烂牌会握到自己手里。
改革变新,促进产能健康发展
    高端酒毕竟占少数,现在的发展方向是高端酒从政务消费向商务消费转型,作为产品结
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端酒永远不会消失。对高端酒的策略就是限量、保价、保值。现在企业
的重点发力点在中档酒和低档酒上,中档酒将会形成消费的一个主流。
——广东省酒类专卖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朱思旭
    真正将高端白酒打败的并不是一系列的产品安全问题,也非营销不利,更多的应该是白
酒企业没有实实在在应对好形势的大扭转,在

“消费者是上帝“的情况下,我们始终应站在

消费者的角度做文章。而非将产品包装的花里胡哨,最终让消费者在产品模式上,找不到属
于自己的亮点,应该要着力扭转产品结构性偏差,进一步深挖名优白酒的品牌内涵,在继
续保持高端产品的优秀品质和品牌魅力的同时,深入研究生产质优价廉的中低档产品的政
策空间和市场需求,通过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开发出既有品牌支撑又能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的优质低价产品;要心怀未来,注重长远,通过丰富多样的产品结构,科学理性的定价机
制供给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档次、多层次、多风格、多口味的选择,承担社会对白酒产品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