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本文以江苏赣榆农村商业

银行

为例,分析了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制成立农村商

业银行的理论及现实基础,其通过逐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把握风险防范,统筹金融
创新和规范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力,必将取得
更好的发展和业绩。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需求追随 发展

  

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江苏省赣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政府、

银行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等的支持、监督和管理下,在保持县级机构独立法人地位的
同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9 年 12 月 28 日正
式挂牌开业。这次的改革是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初步解
决了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为其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制度性基础。同时顺应城区
内农村信用社机构服务对象城市化的实际,把农村信用社合并重组为商业银行,既可以
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又可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还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可以说
是一项颇具意义的改革。

  改制后的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下设 44 个营业网点,其中营业部 1 个,支行 30 个,分理
处 13 个。为广大城乡客户、企事业单位提供存贷款、结算、汇兑、代理、银行卡和保管箱等全
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改制后,截止 2010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50.8 亿元,较改制前增
加了 18.15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42.91 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 19.8 亿元。赣榆农村商业银
行以更快捷的汇兑业务、更丰富的贷款品种、良好的银行信誉和高效的银行服务赢得了各
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称赞与信赖。

  一、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理论基础

  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
里克(Hugh.T.Patrick,1966

)提出两种模式:一是 需求追随 (demand-following)模式,

该模式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随
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及发展方式的变化,市场主体会逐渐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随之
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也就是说,需

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服务不断完善的动力。二是 供给优先 (supply-
lead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他认为,供
给先于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经济发展后反过来又促进了金融体系的
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帕特里克同时指出,两种模式特点不同,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
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模式的选择也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在经济尚不发达的阶段,

供给优先 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 需求追随 型模式替代

供给优先 型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休。T.帕特里克的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
革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当地的农村信用社

产权选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革,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搞 一刀切 。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因此
能够达到商业化金融运行的基础,如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信息共享等。此时,农村经济也
对金融服务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根据休。T.

帕特里克的 需求追随 理论,农村金融应

该针对农业、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来提供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因此,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
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